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
《方大曾的意义》
在“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冯雪松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朋友上午好!
班门弄斧,请多包涵!
从1999年底至今,寻找方大曾的旅程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一部纪录片、一本书、一个记协座谈会、一个纪念室、一次境外展览、一系列校园行公益计划,到今天又一个里程碑——学术研讨会,这是我当年在寻找之旅出发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让人欣慰!这一系列的行动,是一个由黑暗到光明,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可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终于浮出水面,荣幸的是,所取得的成果,得到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的高度评价以及官方和学界的认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传承民族精神,弥补国家记忆,是责任、是担当、更是使命,方大曾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是我们民族的英雄,能在职业生涯中与他感动相遇,是一件幸运的事,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寻找方大曾是一次关乎历史追问的行动,也是由媒体人通过影像表达,进行的一次历史书写。它不同于史学研究者们的纸上考古,更注重参与、存在、看见的表述体验,通过感性发掘传递受众。方大曾这个选题就是通过历史与现实交织推进的方式,由一个偶然的开始,不断地生发成长,从而引起了“方大曾热”,这是时代的进步。
那么今天,方大曾对于我们意义呢?家国情怀、职业精神、使命担当、勇于献身等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语是我们当下所所缺失的,恰恰在这些不足的地方,方大曾可贵的精神和价值穿越年代,历久弥新,愈加凸显。
通过多年的追踪采写,对于方大曾的意义有几点浅见,与各位分享,权当抛砖引玉。
一 思想民本的家国情怀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方大曾是中国新闻界一个响亮的名字。他1912年7月13日生于北京,笔名小方,毕业于中法大学经济系,是当时活跃在长城内外的知名记者,与范长江、徐盈等人同负盛名。
17岁时,他在北平《世界画报》上发广告,发起少年摄影社团,号召大家做“做少年摄影界的先进队”。1932年,他任北平《少年先锋》周刊编辑,他的战友方殷回忆说:“小方是一个英俊的青年,人品纯正,热情,精力充沛。在我的印象里,他好像总是在走路,奔忙,不知疲倦”。
方大曾不拍美人照,“他把镜头对准中国的劳苦大众,位于激流中和地底下的船工矿工,对他们的实际生活境况,表示极大的关怀和同情。”作家余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方大曾的作品证明了,现实比艺术更加有力”。
拍摄纪录片时,我曾在宿舍的墙上挂满了小方摄影作品,细细品读,无论题材是民生、战争抑或风物,他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小方从未在其中表现过半点虚浮和猎奇,他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民众命运的同情者、国家兴亡的关注者,他的双脚始终踩在大地上,心跳从未离开过中华民族的脉动。
小方具有朴素民本思想,他的作品展现了时代风貌,不炫耀技巧,不追求离奇,总是控制的恰到好处,许多作品被国内报刊及美国的《时代》,英国的《伦敦图画新闻》等刊载。
小方的作品构思新颖,风格独具,寓意深长,扣人心弦,同时代的评论家秋尘曾撰文评论方大曾的作品“多取材大众生活,热烈情绪,跃然纸上,而技术则无所轩轾,具臻上乘。”
其中,《联合战线》是他的代表作,被选印在《北平第一届摄影联合展览会特刊》的显著位置上,这幅作品取材现实生活,画面简洁鲜明生动,构图用光恰到好处,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它告诉人们坚持团结联合行动,组成强有力的统一阵线,才能同舟共济,战胜惊涛骇浪,争取最后胜利。
在方大曾的通讯报道《从集宁到陶林》中,他深入到矿工当中,了解并看到了它们悲惨的境遇,小方写道“这个世界简直不允许他们生存在光明中;我想,他们总会得到解放的吧。我这样企望着,我确信这不是幻想:因为有千百万的人,正为着人类的光明在工作,在努力,在斗争!奴隶们也要享受“人类的生活”了!”
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从如此的家国情怀看得出,日后所取得杰出成就并不是偶然的。
二 情操高尚的新闻理想
正直、热情、敏锐、活跃、有追求、有良知,在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拍摄过程中,这些词语也始终围绕着我,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年青人,一次次通过叙述和影像,让阅读者感受着他忘却自我、热情投入、东奔西走一路旅行时内心的温度。
从接触“小方”的感受上来讲,我觉得他是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充满理想的一个青年,所谓高尚体现在他的思想当中没有派别这样的东西,完全是出于一种关切、博爱、民本的、人本的思想,比如,他在拍摄一些贫苦老百姓的照片里面,你感觉得到,从他的拍摄对象神态的自然、自如来看,小方是跟他们是完全平等的姿态。布列松说,一个人在拍照片时,必须心眼并用。要想尽一切办法对你所拍摄的对象进行了解。只有深刻地了解,才能对生活产生应有的敏感,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把主题表现得非常清楚,非常真实。如果方大曾没有经过思考,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被拍摄对象,是不会得到和谐的画面和自然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被拍摄对象脸上的表情去感受他的心情,通过“读脸”的过程去接近他,反观他,这也是社会学中田野调查这样一种方式。
在绥远前线采访后,方大曾写了长篇通讯《绥东前线视察记》,文章中有亲历,有观察,有评述,朴素简单,实话实说,体现出了一名优秀记者的职业素养。在文章的结尾处,小方的笔调是悲悯的,也是愤怒的,“现在死于东山坡上的匪尸,大半已被野狗吃食,只留可怕的头连着那架光杆的骨骼。有些完整的尸体,穷困的老百姓们,还正在剥他们身上的军衣,等衣服剥光了之后,就立刻跑来几支狗,它们又发现了新的美餐。战争是这样的残酷,然而疯狂的侵略者,则拼命的在制造战争”。
为了新闻理想的实现,小方不仅深入一线,还经常处在困境和危险之中,比如严寒中单人独骑翻越辉腾图樑跋涉无人区、比如上有敌机轰炸下有机枪扫射的困境中勇于面对拍摄照片、比如遭遇敌军盘查情况危急时的从容机智等等,在他的通讯报道中偶有对此轻描淡写的叙述,而对于读者却惊心动魄。
三 忘我舍身的职业精神
我曾经请唐师曾描述过身处战地的感受,他说,“那种心情不是恐惧,而是孤独”。方大曾如何面对战争的孤独感?当他一个人与逃难的人群相向而行时,是什么支撑着他的脚步不断迈向危险的地方?种种疑惑吸引着我去打开问号。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方大曾第一时间赶赴卢沟桥前线,拍摄照片,访问官兵,最先报道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尤其是著名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被中外媒体广泛采用,成为世界详细了解中国抗战发端的第一手信息,他在文章中预言“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方大曾最早报道了“七七事变”第一枪,还冒着战场的硝烟,拍摄了《我们为自己而抗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城》《卫国捐躯》等大量新闻照片,这些独家照片相继被国内外报刊大量转载,引起了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关注,成为传递抗战全面爆发的先声,为中国摄影史和战地报道谱写了重要篇章。因此,方大曾被公认为“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被后辈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
1937年8月下旬,方大曾以上海《大公报》战地记者的身份,由平汉线转往西部前线采访,进娘子关,绕道太原,出雁门关,直抵晋北重镇大同。9月上旬,他在大同赶写了两篇战地通讯专供《大公报》发表,一是《血战居庸关》,二是《从娘子关出雁门关》,这些抗战初期的忠实记录,今天读来,仍然使人心潮澎湃。
在《血战居庸关》中,他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道:“三昼夜得不到水喝,马鞍山上,第四连全体只剩下一个弟兄,但是他还沉着地把守阵地而不稍退。”“一些临时工事亦被炮火轰平,居庸关从今以后再也不会看到它的模样了,有的只是由我们忠勇的抗日将士的血肉所筑成的一座新的关口。”而方大曾本人,又何尝不是以自己的忠勇和血肉,筑成了亲历战地,用报道抗战的新长城呢?诚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为什么要离战场那么近?因为我们可爱可敬的将士,他们奋勇杀敌和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可歌可泣。”
在外敌入侵、民族存亡的关头,方大曾用生命做胶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民族记忆,他如彗星一般灿烂闪烁而后消失在夜空,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和丰富的报道证明,新闻工作者的国家情怀和崇高理想,值得用生命去体验,去追寻,去换取。方大曾用生命当火种,他实现了职业精神和新闻人的最高准则!
四 历史铭记的杰出成就
对于方大曾的杰出成就不必在此详述,他留下的837张珍贵底片和大量散落在报刊杂志上的作品已经做了最好的诠释。
经过多方收集知晓,画报最后刊出小方的三组摄影报道是:《失恃的天险•南口》、《已沦敌手之天津市》、《敌故意摧残我文化机关——南开大学已成灰烬》(分载于《良友战事画刊》第6期、第7期上)。报纸最后发表小方的三篇战地通讯是:《从娘子关出雁门关》、《血战居庸关》、《平汉北段的变化》(载1937年9月17日、25日、30日上海《大公报》)。
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发出了《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发表在9月30日的《大公报》上。此后,年仅25岁方大曾再无下落,他的家人连续三个月通过《大公报》了解其战地足迹,终无所获。报社曾多处寻找小方,直至解放以后,范长江先生曾撰文《忆小方》以示怀念。
从报道卢沟桥事变到失踪这段时间,应该说是方大曾最成熟、也是最辉煌的时期,报道最及时、表达最鲜活,哪里有炮火哪里就有小方的身影,据范长江回忆,当时,方大曾是平汉前方唯一的记者,报道很出色。
方汉奇先生在封笔多年、阅读《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后写下这样一段话:方大曾有关卢沟桥事变和抗战前线的一大批新闻照片,是对伟大的全民抗战的忠实纪录。它体现了抗日军民抵御外侮敌忾同仇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士气和斗志,也保存了许多拍自第一现场的珍贵画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我们为历史上有过如此杰出的新闻摄影记者感到骄傲。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五 研究和传播的现实价值
在当下,书写历史不再是书斋里的革命,要利用现代的手段,潜心求证,立体表达,使学术成果不是躺在论文集上,而是通过传播影响力,公众化、社会化,与时代同频共振。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曾说:“在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方大曾为中国新闻史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新闻记录,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永远的丰碑。”
我想,这座丰碑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价值。
方大曾永远定格在25岁,他头戴钢盔的形象,青春帅气,才华横溢,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他的作品里找不到一点虚浮,无论是通讯,还是照片,所呈现的内容都是以纪实的方式完成的,他总能将快门按下时的瞬间感觉与构图的胸有成竹合二为一。越是去寻找,就越觉得关于他身上的未知还有很多,他的价值无法估量,这让我难以停下寻找的脚步。
在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的导演阐述里,我曾经写过“拍摄此片的目的不仅仅是寻找一个人,而是通过‘寻找’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他通过自己的目光,抚摸着80年前国难当头的中国大地,他镜头下描述的影像,是我们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生动图本,他以个体的高贵品质,为我们确立了一个物质之外的精神境界。”
方大曾为我们留下的遗产是丰厚的,如何传承和弘扬?行动是最好的方式,16年,由寻找到追随,一系列的传播行动,使方大曾已经走向历史的前台,开始为公众所知晓。
如今正在进行的“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拟从2015年9月起至2017年7月,“卢沟桥事变”80周年,方大曾诞辰105周年纪念日止,走入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0所大学,以讲座、展演、交流会的形式,通过寻找方大曾、一个人和一个时代、方大曾的家国情怀等不同主题,重现抗战中一个人的命运和那段国家危亡的历史。
旨在使更多的青年学子认识方大曾、了解方大曾、学习方大曾,希望借此弘扬和传播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倡爱国、敬业、责任、担当,用榜样的力量,传递正能量,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提供借鉴和帮助,延续国家记忆,传承民族精神。
也希望方大曾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能够纳入专家学者的研究领域和教学实践,早日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财富。
11月7日,习近平主席与马英九见面时表示,两岸双方应该鼓励两岸史学界能够携起手来,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弘扬民族精神,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
不久前,《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的繁体字版,已由澳门日报出版社和澳门笔会联合出版,他们的目标是把方大曾的事迹传播到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让他的精神声光远播鼓舞民众。
因此,我期待着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研讨方大曾的那一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