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冯雪松15年寻找方大曾 没有家国情怀成不了大记者

各界声音重现 2016年04月12日 14:55 A-A+

  方大曾、冯雪松,一位是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在卢沟桥等地采访拍摄“中国抗战第一照”,成为“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的上海《大公报》记者;一位是不记个人得失、坚持深入采访,15年如一日在全国各地采集资料还原历史真相,挖掘方大曾事迹的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在全国新闻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在全行业坚守忠诚牢记职责、为党立言为民纪事的学习大潮之中,聊聊方大曾、冯雪松两代新闻人的故事,意义尤为深远。方大曾用生命追寻新闻理想,冯雪松用责任弘扬职业精神,这两代新闻人用品格彰显着时代使命,这份职业担当,不正是党和人民对新闻人的期许吗?

  一张传真结缘 一份职业担当
 
  今年1月,冯雪松所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已完成第五次印刷,“纪念一下中国的卡帕,也怀念那个时代背景下铮铮铁骨的真汉子及所有抗战的好儿女!”“作为纪念‘卢沟桥事变’的一个纪实性书籍,代表一段历史,值得阅读和珍藏,向他们致敬!”在京东、当当等网络购书平台,《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看到了读者对该书这样的评价。
 
  “方大曾失踪的时候只有25岁,而他在《中国摄影史》中,不仅没有独立的篇章,而且也没有完整的生平,关于他的描述加起来不足100字。”交流中,冯雪松告诉记者,除了零散的文字外,有关方大曾的资料相当匮乏,连《大公报》都不知道这名记者的具体信息。如果现在再没有人寻找,过不了多久,碎片化的信息就会慢慢被遗忘,这不但是我国新闻史的损失,更是新闻职业精神的损失。
 
  而谈起与方大曾的“结缘”,冯雪松说这里还有着几分巧合,源于他偶然在办公室的报纸堆里发现了一份传真,在那张差点被忽略的传真纸上,第一次看到了方大曾的名字。而这份传真也开启了冯雪松与方大曾的不解之缘。
 
  冯雪松15年的深入基层扎实采访,让少得可怜的关于方大曾的资料最终拼凑出他短暂而影响深刻的人生画卷。方大曾是个怎样的人,采访中,提起这个名字,冯雪松有说不完的话。1937年“七七事变”后,受上海《大公报》的派遣,以前线通讯记者的身份前往华北抗战前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方大曾以“小方”为笔名连续发表了多篇前线报道,但不久后他即在前线永久失踪。
 
  这位生于北平,家境殷实、生活富裕的小方,出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新闻事业的追求,选择了做战地记者,他那种对新闻理想与职业精神的坚守深深铭刻在冯雪松心中。而发现方大曾可以说填补了中国人民抗战历史的空白,填补了我国新闻史的空白。以至于此前提到这个名字,连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方汉奇先生都不曾知晓。而《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把湮没了80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更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永远的丰碑。
 
  方大曾作为现场报道“七七事变”的第一人,他有关卢沟桥事变和抗日军事活动的一大批新闻照片,是对伟大的全面抗战的忠实纪录,体现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在寻找方大曾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太多人的支持与帮助,他们的力量一直给予我动力。其中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东东的关心与推动,以及《中国名记者》丛书编委会的关注,方汉奇老先生等业界泰斗的肯定,寻访过程中被方大曾事迹感动的越来越多好心人的鼓励……”冯雪松在回忆15年的寻找之旅时感慨道。
 
  两代新闻人 一份记者情
 
  “如果是个便宜可能很多人都会去捡,但没有被人们关注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没有价值,而寻找方大曾的过程在起初却被同行认为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冯雪松告诉记者,“最初的寻找完全是出于对人物的兴趣和探求未知的欲望,随着了解的深入,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不止是我,还有寻找过程中的许多人。方大曾爱国、奉献、敬业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方大曾是关注民生的摄影记者,他的魅力在于懂得用镜头反映基层,他的作品不炫耀技巧,不追求离奇,曾被国内报刊及美国《时代》、英国《伦敦图画新闻》等刊载。而通过梳理总结其摄影报道不难发现,他关怀劳动人民疾苦,热忱为工农兵写照;揭露敌人侵略意图,报道民众处境危急;反映察绥形势险恶,表现军民奋起抗击。
 
  “我们在他的照片和文字报道中,几乎看不到他有关自身的描写和对个人境遇的忧虑,完全没有私我的概念。”冯雪松说道,通过对方大曾文章的研读,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方大曾在采访中释放出的亲和力。他善于沟通,尊重被采访对象,乐于助人,也受人喜爱。“更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记者,方大曾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他记录时代变迁,关注民众命运。寻找方大曾本身其实也是对自己职业精神的反省,对自己心灵世界的净化。”
 
  方大曾对新闻理想的坚守,他的职业精神和素养,为弘扬新闻正能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的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他脚踏实地讲好中国故事的决心。
 
  15年里,为了寻找与方大曾有关的点点滴滴,冯雪松在基层一线行走了数千公里,访问了百余位战争亲历者、专家学者和新闻同行,而其中的一些经费是他自掏腰包的。冯雪松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新闻人的执着。而他的努力更告诉我们,讲好故事就要扎根基层、感悟基层。为此,中国记协专门召开过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追忆方大曾,探讨当代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在业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为了让更多今日的新闻学子、明日的行业新军继承老一辈新闻人的职业坚守、弘扬新闻理想,去年9月,冯雪松还发起了“纪念抗战记者方大曾”的校园行公益计划,他想在“七七事变”80周年前夕,走入全国20所大学,以讲座、展演、交流的形式,使方大曾活生生地回到现实,回到广大新闻学子的心中。因为在他看来,这种精神、这份传承对于新闻行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从寻找到追随 选题无终点
 
  “由寻找到追随,方大曾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保存国家历史的价值,更是传承民族精神的源泉。让新闻人体会到,不用内心去感知,镜头是虚浮的;不用双脚去丈量,文字是没有温度的。没有家国情怀成不了大记者,没有职业精神挖不到真新闻。”冯雪松说道。
 
  “越寻找就越觉得方大曾的价值不可低估,他的新闻理想、职业素养、专业精神和爱国精神,都值得今天的新闻从业者借鉴和学习。”冯雪松欣喜地说,去年10月,他受邀前往美国孔子学院讲述方大曾的故事,他想让美国人民知道他们有卡帕,我们有方大曾。
 
  方大曾的新闻生涯很短,但留给这份职业的回忆却很长。其实,方大曾之于冯雪松,早已从最初的寻找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而这种追随也理应成为全新闻行业从业者的共识。而为了让这一共识不断延续,冯雪松将捐赠《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的全部版税设立方大曾基金,对优秀青年新闻工作者进行鼓励,并传承方大曾的精神。
 
  15年了,寻找的过程困难重重,但让冯雪松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方大曾,寻找方大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在台湾、在香港、在澳门,方大曾已经有了很多读者和知音,一位新闻前辈的事迹一时间成为连接海峡两岸及港澳读者的纽带。”冯雪松说,拍摄纪录片也好,写书也罢,工作虽已完成,但责任没有终点。采访中,记者问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的收获和感悟时,他说:“离方大曾越近越能感到自己太多的不足。”
 
  “15年不长也不短,到目前为止,寻找方大曾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长的一个选题。”结束采访时,冯雪松表示,寻找方大曾依然在路上,而方大曾也将成为他永远的选题。(李雪昆)

编辑:张迪 责任编辑:
860010-1121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