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位记者 追寻一种精神
编者按: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历经15年调查采访,使差点被历史湮没的首位报道七七事变的战地记者方大曾,重新回归当代人的视野。2015年5月25日下午,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追忆方大曾,分享冯雪松艰辛寻访经历,研讨在新时期如何坚守新闻理想,秉承社会责任,弘扬职业精神,不辱历史使命。
方大曾的通讯报道《卢沟桥事件》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作为首位报道七七事变的记者,方大曾在连续发表了多篇前线报道后,永久地消失在战争前线,年仅25岁。他拍摄的有关卢沟桥事变和抗日军事活动的一大批新闻照片,是对伟大的全面抗战的忠实纪录,体现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为中国抗战、为中国新闻史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新闻记录。
冯雪松用15年时间,历经艰难寻访记录方大曾事迹,用20万字的工作笔记、40个小时的素材资料,还原了一个鲜活的方大曾,将方大曾鲜为人知的事迹和作品重新展现在公众面前。
方大曾以他的爱国情怀和记者的专业素养树立起中国战地记者的丰碑,而冯雪松则以新时代记者的责任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方大曾的形象重回人们的视野。方大曾和冯雪松这两位身处不同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民族精神和职业理想的传承。
冯雪松拍摄《寻找方大曾》时的工作笔记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讲两个人的故事——方大曾和冯雪松,以历史为镜,两代记者讲的是一个主题,面向现实,深入实际,不畏艰难,忠实记录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这种精神是很必要的,更应在中国记者当中弘扬。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作为纪录人,我始终相信,不用内心去感知镜头是虚浮的,不用双脚去丈量解说词是没有温度的。方大曾不仅是职业生涯中的感动相遇,更是发掘历史遗存,弥补国家记忆的责任和使命,从寻找方大曾到对一种精神的追随,这是对职业理想的追求。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李景录:方大曾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可纪录片却将历史无限地延续!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至高境界,新闻工作的永恒价值,绝不是用名位、官阶或者金钱来衡量的,新闻工作者的崇高理想,值得用生命去体验、去追寻、去获得。他是用生命做火种的人。
北京电视台要闻部副主任张晓鲁:作为新闻记者,我们应时常自问,是否担负起了传承民族精神火种的历史责任。方大曾树立起中国战地记者的丰碑,而冯雪松则让方大曾的精神得以鼓舞后辈,正是通过这两位身处不同时代新闻记者的努力,才实现了民族精神火种的传承。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室主任白继红: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新闻人,只有嵌入到国家民族、历史现实的多维系统中,对党和人民怀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与方向,才能不陷入职业倦怠和职业迷茫,才能找准位置、彰显“记者的发现力”,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为新闻事业做出贡献。
中新社摄影部副主任任海霞:学习方大曾,当好一名摄影记者,除使命感、责任感、奉献精神、职业操守外,还应具备四个“真”——真心、真情、真意、真实,最精彩的摄影作品都是用心创作出来的,正所谓“做事先做人”“人品决定高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任悦:无论方大曾还是冯雪松,视觉是他们的基本工具,他们不但能拍还会写,可谓“新媒体”叙事方式,所谓新的东西并不新鲜,旧的原则依然牢固,这在当下浮躁氛围中能给新闻教育很多启示,其实新闻工作的本质从来就没有改变。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石村:有些年轻的电视人说主旋律报道不好做,实际上是“走转改”没有做到位。要像冯雪松那样,肯花大力气,肯下死功夫,深入实地沉下来,才能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进人民心坎里,做一个懂国情、对人民有感情的新闻工作者,做群众想看、爱看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