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公益广告需要人性美

发布时间: 2013年08月09日 14:4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张家港文明网 | 手机看新闻

公益广告欣赏

原标题:

 广告,一个中国人太熟悉的词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商业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无处不在、无空不入,成了新的视觉污染源。近年来,公益广告异军突起,内容与形式日益活泼。“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利用动漫,年画、泥塑等以及通过电脑、电视、手机、户外广告、电子屏等多种形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风景线,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宽平台,笔者在为公益广告日新月异喝彩的同时,同时以为公益广告需要人性美。

  如今公益广告也多起来了,这是好事。但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相比,无论制作形式还是传播规模,都只是“小弟弟”,能唤起人们记忆感与亲切感的公益广告并不多,许多公益广告被“脑啥金”、“高啥洁”等大幅度商业广告所淹没。五光十色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宽路径、发散性、超信息特点,浏览走马观花,不易记忆,有些公益广告行政色彩很重,有的宣传形式单调,常常“板着脸”给人们宣讲,缺乏“动感”宣染力。因此,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这些公益广告难免冷落。

  值得记忆的文化,总是充满人性美。国学很深奥,但经典的“三字经”、“弟子规”、“唐宋诗词”朗朗上口,百读不厌,充满了教育的人性美。苏南地区传统的锡剧《珍珠塔》、《双推磨》等戏曲,剧情简单动人,男女老幼都能懂,百姓看了上百次一样热情。千百年传承,在于人性美,让人容易接受。

  以往,宣传媒介并不发达,那些一看就明白的墙面标语、一看就还想看的电影、一读就不忘的连环画等十分活泼多彩,为灌输精神文明、传播社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那时的宣传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亲切生动,充满了人性美。希望工程广告中,那张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宣传照片,为传播爱心,托起希望,提供了最有魅力的“广告”,至今还在触动着国人的心。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等通过各类主题词、吉祥卡通,公益宣传极富美感、动感,极大地调动了国人凝聚力。

  “动人心者贵在美”,近年来,各类活泼动感的文明新风、爱心行动、光盘行动以及各类保护山川河流广告多了起来,极大地推动了正能量的传播,宣传形式早已跳出了“标语”、“图片”以及“PPT”的形式,大胆探索“中国型”文化传媒方式,把现代动漫与传统文化融汇起来,向优秀的民族文化,借美感借内涵,借亲切、借动感。利用农民画、彩塑、年画、版画、剪纸、墙画等形式,融入中国传统的和孝、勤劳、节俭以及和谐社会、小康生活、中国梦等文化元素,创作出一个个、一幅幅作品,多姿多彩,清新活泼、极富经典、诗情画意,充满经典,易于传播。这些“广告”与其说是广告,不如说是艺术品,谁看谁喜爱。这些艺术广告,其宣传美学、内容,淡化了“形式教育”、“政治宣传”,不论那个时代,那个地方,都能传播与珍藏。

  新时代有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内涵,但如果只从宣传而宣传,形式而形式,那么再多的色彩,也只是包装而已,缺少人性的内秀之美。有些商业广告单纯追求时尚,视觉冲击,忽视了人性之善。有些房产广告,“三条臭水沟,说成三面环水”、“一潭子死水,整成临湖景墅”,夸大其词,似是而非,有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的嫌疑,看似提升了房产的品味,实则掉了商家良心的品位。与之相反,一清的泥人张彩塑,充满诗意,充满动感,极有“美力”,在各类地方网站、报刊刊登传播后,得到了网友、家长、孩子以及各类文化人士的钟爱。它虽没有“高富帅”的大秀豪车魅力,也没有“白富美”炫耀漂亮包包。一个个可爱的传统人物,正是融入了千年优秀文化的灵感,平易近人,唤起人们心中生活、人性美的积淀,即使再过很多年,同样具有感染力。

  美来自个性,美来自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经典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等灿若星河。许多优秀的商业广告,融入了亲情、人文元素,大打人性牌,起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在这一点上,值得公益广告借鉴。公益广告就该摆脱为宣传而宣传的死板。要让公益广告产生比商业广告更强的宣传效应,更要探索人性本能、文化需求,始终以人文的教育、感召、关爱上下功夫,才能产生人的亲和力,跳出时空,融入文化长河,与人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梦,形成同频效应。立足人性的关怀,以人为本出发,设计宣传教育“经典”,从而产生千年不朽的回音。公益广告需要多样性、创新性,需要快速传播的现代媒体,但不管用什么样的载体,不能亏了劝人为善、给人希望的公益宗旨。离开了人性美的实质内容,公益广告便沦为垃圾。(特约评论员张维民)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2105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