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浓浓的乡土气息,浓浓的民俗风情,每次看到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那些曾经读到过的或亲身经历过的浸染着乡愁的意象就一幕幕闪现:鲁迅笔下一望无际的瓜田,沈从文笔下情意绵绵的山歌;儿时上学路上朝阳下的禾苗青青,放学路上夕阳下的金色麦浪;爷爷一笔笔写出来的红艳艳的春联,奶奶一张张剪出来的喜洋洋的窗花……公益广告用农民画、彩塑、剪纸来表现,是如此深情的流露,又是如此质朴的表达,如同乡土中长出的文明花,把文明新风的新时代追求与我们心灵最深处的乡愁融合在了一起,与中国最本土、最民俗的艺术形式与内容融合在了一起。它们是一声动情的呼唤,让我们复苏了对乡土的回忆;它们是一声真诚的忠告,让我们重拾了对美好的向往;它们是一声质朴的问候,让我们觉醒了对梦想的追逐。
曾几何时,我们热衷于延伸钢筋水泥的边界,却挤占了青山绿水;曾几何时,我们热衷于伸展钢筋水泥的高度,却遮蔽了蓝天白云。城市的体积与容量不断膨胀,城市的喧嚣与拥挤也在我们心中不断蔓延,吞噬了内心的静谧,滋长了内心的浮躁。我们焦躁不安,只因为多等了几秒,我们宁可选择闯红灯;我们焦躁不安,只因为找不到垃圾桶,我们宁可选择随手丢弃;我们焦躁不安,只因为一言不合,我们宁可选择恶语伤人……我们还给自己戴上了冷漠的面具,眼看着弱者被欺凌,眼看着设施被破坏,眼看着公德被无视,我们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我们自诩为文明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文明,建设了如此庞大的宏伟都市,基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我们无不明了,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于忘却、忽视和违背,总是“明知”却还要“故犯”?因为我们习惯于向前,却忘了回首;我们习惯于仰头看天,却忘了脚踏实地;我们习惯于向往外面世界的浮华,却忘了找回内心世界的朴实;我们离开生养我们的土地太久,禁锢在拥挤喧嚣的城市中太久。风筝飞得再高,有牵线的人才能飞得稳定;树干长得再高,有强壮的根才能长得茂盛;在城市中远游的人走得再远,有乡土的牵挂才能平静、安宁。我们需要重新呼吸久违的乡土气息,重新找回我们那份乡土的质朴和善良。
机械的说教从来都是收效甚微的,规则的强制从来都是心有不甘的,只有发自内心的对文明的认同和遵守,才能真正形成文明风尚。在漫天的艳丽奢华、光怪陆离的商业广告的包围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一系列作品,如同一股清新的乡土之风,吹去了心头的浮躁,直白质朴、简洁明了,没有复杂的技法,没有夸张的表现,就在隐隐的乡愁中,在对乡土根脉的追寻中,文明新风直达心底、直入灵魂。河南舞阳农民画中的一幅《慈母恩深》,皮肤黝黑的母亲手挎装着镰刀的篮子,背着熟睡的孩子,远方山峦起伏,归鸟行行。画中的孩子仿佛就是当年留着口水趴在母亲背上的自己,而那位皮肤黢黑的母亲便是自己现在已年迈却依然慈祥的母亲。看到这幅画,如何能不想起给母亲打个电话,问问她老人家最近身体是否安好?如何能不抽个时间回老家看看,看看母亲皱纹与白发是不是又添了很多?天津泥人张的彩塑《中国梦在前头》,分别拿着折扇和芭蕉扇的老夫妇,脸上满是风霜的痕迹,想必是走过了太多不平凡的人生路,此时却笑意盎然。老爷子正拿着望远镜给老婆婆看远处的风景。虽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什么,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读懂,他们看到年轻时候的梦想正在慢慢实现,现在内心充溢着跨越了携手走过数十年岁月之后的满足与恬淡。
已无法一一列举我看到的这些公益广告作品的感动,我贫瘠的语言也无法表达心底最深层的乡土根脉。这种根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耕种文明一点一点耕出来的,是炎黄子孙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点一滴的汗浇灌出来的,它里面有我们每个远游漂泊的人对远方父母的思念,对自己孩提时代的追忆,对乡土田园的依恋。只有从这个根脉上长出来的文明,才是一个强壮有力的文明,是一个不怕风吹雨打的文明。只有对脚下这片热土无限热爱,才能从内心开出一朵美丽的文明之花。化用艾青的那句著名诗句作结:为什么我始终追赶着文明新风?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特约评论员许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