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时评

公益时评:常回家看看,岂止是一个期盼

发布时间: 2014年01月30日 11:2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CNTV | 手机看新闻

公益广告欣赏

原标题:

  辽阔北方大地的一个小山村,寒冬腊月,一片银装素裹,年关临近,村口行人稀少的小路上,一家三口踩着刚刚下过的厚厚积雪,步履匆匆,急不可待,要见到正在大门口翘首盼望儿女归来的年迈父母……调皮的小孙女已经等不及,拉着过年妆点气氛的气球跑在前面。浓浓亲情,让人感到温馨和动容。

  这是常年在外的农民工对过年、对亲情、对思念父母最真实的体验和表达,这也是那么多常年留守乡村的父母们对儿女能抽空回家看望看望他们的最幸福的期盼,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从传统的乡村封闭到现代大工业生产用工,多少农民走出家门,加入到进城打工的行列,无论是在工厂里穿着西装打领带当车间班长的农民工,还是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的“标准”农民工,甚至是家在农村通过考大学成为月薪五千“白领”却不能常回家看看的“准民工”,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在一个个城市埋头打拼着。当额头的皱纹和事业一起开始增长的时候,不经意间,我们也会悲哀的发现,我们的父母也在迅速的老去,他们不再是往日里那个只要你决定了的事他们都无条件支持的父母,他们或许会变得更加琐碎,会更加敏感,甚至是“无理取闹”,责备你的考虑不周或者对他们的某一个态度不好甚至语气不对,如果是这样,我们是不是该放慢一下追求事业的脚步,认真的看看我们的父母,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是不是又多了,他们是不是更像老小孩了,更需要我们“常回家看看”了。

  因为现代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越来越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加剧,缺乏亲情抚慰的老人越来越多。小两口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越来越多,如果说作为中流砥柱的年轻人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和老人生活在一个城市,那么“常回家看看”有时候只能是一种很“奢侈”的要求,能够实现的几率非常小。

  所以,当个体的亲情慰藉诉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常回家看看”的呼声存在,这也客观上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部门在节假日安排以及带薪休假方面要给予更坚实的制度保障,让更多的年轻人能休假,敢休假,休得起假,也让更多的年轻人能买得起房子,把床前尽孝不仅仅是当作一种孝心表达,而是实实在在通过买房或者租房来现实。

  当然,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也会更加安全和有支撑,但是作为很重要的一方面,老人的精神抚慰不是任何物质条件所能代替的,所以“常回家看看”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都不过时,都是人类对亲情渴望和期待的最基本也是最美好的期待,所以如何能让现代的年轻人更有孝道和孝心,让“常回家看看”成为这幅雪后大地最美丽和最响亮的孝心承诺,还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加大宣传力度,用这样简单、质朴、生动的农民画来讲述那一个个“常回家看看”、“就奔个团团圆圆”的美好亲情故事。

  (文/俪平)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2105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