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沙海变绿洲,点亮库布其人治沙梦想

——《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主题公益广告拍摄纪实

发布时间: 2014年06月11日 14:4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CNTV | 手机看新闻

公益广告欣赏

原标题:

 

《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

  奔腾的黄河之水,在中华大地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几”字后,一路奔向大海。这个“几”字内侧顶部地区,就是广袤的库布其沙漠。远远看去,黄河似弓,沙漠如弦,这片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是十几万库布其人的家园。千百年来,这里上演着生活的悲喜剧,而绿色,是他们永恒的梦想。6月10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大力播出公益广告《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以真实震撼的镜头向世人传递这群大漠居民的中国梦。

  “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北京沙尘暴天气的主要源头。它从远古走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生生不息,始终心怀梦想,什么时候沙漠能够变成绿洲?

《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公益广告视频截图

《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公益广告视频截图

  尽管荒漠化的危害近在咫尺,但沙漠在公众心智中仍然很遥远。与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深入人心的公益行为相比较,荒漠化还没有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更不会知道,沙漠里,有这样一群执着和坚韧的人,他们在做着了不起的事情,为这个地球人类的生活环境,做着一寸一尺地好的改变。因此,认识这些人,把城市人带进这个“现场”,忠实地呈现出一种真实的面貌和情境,给受众心灵一些震撼,一些深沉的力量,告诉他们:中国梦,不只是概念,而是真实的行为,具体的实践。

  2014年3月起,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响应中央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精神,将公益广告的创作聚焦到库布其种树治沙这一主题。为此,从央视副总编辑程宏的听取汇报并指导,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主任何海明、副主任李怡、副书记陈荣勇等相关领导亲自参加的一场场策划会、拍前会、审片会,到公益广告部的策划团队与导演团队一次次的创意脚本讨论、跟拍、后期制作,一步步印证着央视作为国家媒体助推库布其绿色中国梦的公益实践活动。

广告开拍前举行多次策划会

广告开拍前举行多次策划会

  高小龙,曾拍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宣传片、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等,并先后在中国及国际范围各广告评比赛事中获过多次奖项的著名导演,此次也倾情加盟,率领他的团队深入大漠,驻扎半个多月,只为还原和纪录在这一方土地上,关于梦想,关于奋斗,关于坚守,已经实现的,和正在继续实现着的中国梦。

  这支公益广告把目标聚焦在人,这些最普通的库布其人,库布其沙漠生态的一切变化,都是一个个人的具体行为汇聚而成。他们蜷伏在沙漠中,手把手地把树苗栽进沙地里,将沙漠做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改造和治理。经年累月,树,越来越高;沙,越来越低;直至狂躁的沙漠,在这些不屈的个体生命面前,一点一点地变得柔软、驯服,改变了它们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桀骜表情,变成今天五千多平方公里的绿洲。

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拍摄采用“诗意的纪实”手法,跟拍一队真实进入沙漠植树的人(植树包工长张喜旺和他的植树团队)。所谓“诗意的纪实”手法,就是不同于普通纪录影片的拍摄的表现手法。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但在表现手法上将一种真实的情景,升华到一种诗意的,抒情的,有感染力的气势和氛围,成为这支公益广告的重要特点。片中的演员就是当地的百姓,沙漠的变化是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手中亲身见证。他们照常做他们的事,导演用镜头语言,让在沙漠种树治沙这件“平凡”事,尽显其不平凡的力量。让我们平时不会关注到的精彩的个体,通过镜头散发出自然的张力,他们深沉,甚至木讷,可是跟他们聊起沙漠,说起树苗,说起种树,他们眼睛会亮起来,继而是滔滔不绝的叙述,一脸自信而骄傲的神情,这是专业演员表演不出来的。

  这支公益广告的风格设定与画面,也不同于以往公益广告的拍摄风格,导演以剪影和半剪影的光影手段拍摄。剪影,加上人物动作的慢镜头拍摄,会让这场劳作,充满仪式感,庄重感,画面中的人物像是一尊一尊活动的雕塑,这像是一场生命的咏叹,镜头以这样的氛围,一分钟累积下来,张力巨大,这种张力有以点盖面的作用,它会凸显整个库布其沙漠人的“梦想”和“奋斗”。因此,拍摄工作均在下午三点左右至天空无密度前完成。全片前五分之四的过程中,给观众形成的神秘,庄重的悬念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影影调的把握。全片三分之二的镜头,以高速摄影手法拍摄,从而达到全片的仪式感和庄严意境。

《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海报-沙漠绿洲

《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海报-沙漠绿洲

  为此,摄制组选分成三组摄制团队,分别跟踪一队分成三组的植树团体,进入沙漠腹地,用纪实拍摄的手法,记录他们一切劳动、生活的场景、细节,这其中选择一组的带头人为主要前景呈现人物,其他人是群像表现。进沙漠那天,工长张喜旺(牧民们喜欢叫他的名字,因为他的名字谐音有“希望”)跟我说:“种树的时候,我们的皮肤不是现在这样的,脸上全是一层灰黑,嘴唇干的都起皮,有些人嘴上还裂着口子,一道一道,红红的”。25年来,关于这个地区所有的传奇,都与这一群内蒙汉子、牧民有关。围绕他们的是坚持不懈地治理库布其沙漠的所有努力,奋斗,当我们摄制组的汽车穿行在沙漠之中的条条公路的进程中,历历在目的是一块醒目的大字招牌“二十五年前,这里是不毛之地”,它将一切多余的话隐含其中;将一切令人赞服的感慨隐含其中。在此,我也希望能够凝结我们所有参与其中的创作人员诚意制作的这支公益广告,在中央电视台的平台播出后,能够走入受众的内心,很深,很远……

  作者:冯依民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2105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