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中国不缺捐钱的人关键是钱怎么用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8日 08:5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与中国富豪的“巴比盛宴”已于9月29日晚举行,这场传说中的“捐款鸿门宴”短暂的光环和神秘过后,真正留下的是给中国公益事业提出的大问号。近一个月来引发的媒体讨论、社会思考,已远远超出了富豪们的饭桌。

  就此,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了我国倡导社会创新及新公益理念的知名公益慈善机构——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女士。

  “长期以来炒得最热的是中国富翁有谁会捐钱,但是实际中国现在并不缺捐钱的人。我们最该关心的是——每次捐了那么多钱之后,是怎么用的?要怎么用?”王平说。

  “现在很多募捐没达到被捐助者利益的最大化”

  从“巴比盛宴”这个塔尖往下看,是中国民间财富的高速聚集形成的巨大金字塔。而这些财富正从塔尖流向公益领域。

  2009年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2008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告诉人们,中国民间慈善的资金规模,已在不知不觉间超过了老牌的公募基金会“老大哥”。

  截至2008年年底,在民政部登记的共39家非公募基金会,平均原始资金规模达到3905万元。而82家公募基金会的平均原始资金仅为1666万元,不及前者的一半。业界有观点认为,中国慈善事业最大的困扰在于,很多富人愿意从事慈善,值得相信的、运行成熟的NGO却还很少。这也是对“巴比慈善晚宴”的一大质疑。

  对此,王平认为:“2004年以来我国才开始有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时间还非常短,还很不成熟。所以我很理解‘在中国做慈善晚宴条件不成熟’的观点。我们企业家愿意捐、准备捐,可是不知道往哪捐才好。”

  除一些公益机构的效率、可信度被诟病外,社会公众已逐渐对“传统公益捐款到底有没有效”产生了质疑。王平提出,现在很多慈善募捐,并没有达到被捐助者利益的最大化。“比如简单地发给他2000元,人可能会形成惰性和尊严的丧失,工作能力衰退,又会在原地等下一个2000元,变成‘等、靠、要’。第二,自上而下的‘施舍’也会给被捐助者贴上‘弱势地位’的标签,反而可能引发仇富等心理。”

  “这至少说明,简单的捐赠不一定产出好的社会效益,需要重新思考公益的目标定位和手段机制的创新。我们要让被捐助者独立地成长起来,形成公益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不能只是简单的散财、填窟窿。”

  “但我们不能就此坐等公益机构慢慢成长,全社会都需要行动。”王平说,“由此,友成提出了‘新公益’的理念。”

  “新公益”不再是“捐赠”和“救助”

  王平认为,在现阶段的“新公益”,至少应该包括七方面:倡导新理念、开拓新领域、发现新动力、整合新平台、尝试新方法、采纳新技术、成就新人才。

  首先是“倡导新理念”。典型的例子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他开创了针对贫低收入人群发放小额贷款的模式。他的银行依靠“联保贷款”模式,在贷款人没有提供任何抵押品的情况下,创下了高达98%的平均偿还率。

  “尤努斯成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大批穷人脱贫,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改变了穷人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赋予了他们改变自己的信心和能力。”王平说,“尤努斯本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社会企业家是如何使用金融家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

  “友成所倡导的三个理念是:强调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的并举,强调天人合一的系统性发展和减贫方法,强调爱心传递是永恒的慈善主题。”

  对于“开拓新领域”,王平解释,开拓新领域不仅指对公益领域的拓展,也包括在救灾、教育等传统公益领域创新型的开展工作。“比如以前救灾,政府是高度组织性的,民间参与却是被动、无序的。而目前友成基金会的救灾备灾管理中心,在汶川地震、玉树震后救灾中提前建立物流渠道,建立系统的现场救援预备和灾后重建的

  今年夏天,友成基金会刚在上海举行了一场“新公益嘉年华”。“让企业家看到原来他们不放心的草根公益组织,实际上有多少创造力、可信度,才能推动企业家热心捐助。我们搭起的平台,是要努力去弥合上游的慈善家、下游的NGO之间的缝隙。”王平如是说。

  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并研究社会企业的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是最早支持和推动“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在中国的试点和推广的基金会,继试点阶段后,2009年又投入100万元,设立“友成社会创新奖”用于对奖励扶持创新的公益商业计划,还为其提供管理、培训等支持。

  获友成“优秀社会企业奖”最高奖金额度的高向军,长期以来在国家级贫困县仪陇县开展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多年逐步探索建立了组织服务体系、服务品种,帮助农村中低收入农户有尊严地发展,并获得了友成25万元资助。

  另一名获奖者崔涛设计的是残疾人就业项目——“闲置服装再设计及再销售”。他充分利用残疾人特点——手艺强,相对于常人流动性小并且更加专注于工作的特点,让他们能充分体现个体价值、以正常方式、而不是靠“捐赠”或“救助”参与社会就业。

  “社会企业家要兼具企业家创新精神、社会公益精神,我们重视的是这样的领袖个体在中国的影响力。”王平说。

  社会组织发展也需“摸着石头过河”

  不直接捐钱给穷人,却培养、资助新一代年轻公益人,这一趋势正成为中国慈善界的一股新风。

  同属于非公募基金会的南都公益基金会在今年发起了一个青年人投身公益的支持项目“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向全国各地招募“20~40岁有两年以上公益实践并准备继续投身公益事业的年轻人”,连续3年给予其每年10万元的基本生活保障和资金,并引导他们制定和实施3年的事业计划。

  事实上,在近年来,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投身公益行业,但在中国的公益行业还在起步阶段的大背景下,他们往往很快就面临窘境,他们缺乏启动公益事业时的基本生活保障,与此同时,面对巨大的公益需求和工作中的挑战与压力,他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事的行业得不到亲友和社会的认可。

  而目前中国的绝大部分公益机构,还是主要资助一个个项目,很少有针对公益人士个人成长的计划。“如果缺乏这些支持,这些年轻人在公益道路上将举步维艰,难以发展。”银杏项目负责人说。

  与任何招聘截然不同,该项目的考核条件不是专业领域、学历、身体状况等因素。而是要让申请的年轻人要证明自己“有信念”,“有强烈使命感、讲原则、有责任心、乐于默默无闻地做事”,“有潜力”,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等。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认为,“新公益”的理念是现代社会成熟的标志。

  “塑造一种以承担社会责任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在探索的道路上,友成并不是孤独的。有许许多多的人们,包括我和我们,都在支持他们。”范小建说。

  王平说:“创新从来都需要承担风险的勇气,特别是社会创新更需要为社会进步承担舍我其谁的责任与魄力,就像当年中国从开办经济特区入手,通过实验和试点,摸着石头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在社会领域的发展当中,是否也需要社会发展的特区和实验呢?”

  “我们正在从事的不仅仅是一项公益事业,其实是一场社会实验,我们愿意和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跨界合作的社会创新的实验室,成为‘新公益’的探索者、倡导者、支持者、催化者和合作者,推动中国社会创新的发展。”王平说。(本报记者 庄庆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