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北京85%社会组织将实现政社分开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5日 10: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京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北京将设立25个“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管理服务作用;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作为主管部门

  社区工作者中出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身影、居民在社区能“看菜点单”享受60项基本公共服务、写字楼员工在楼内就可以办理驾照年审等数十项政府公共服务……北京市加大社会建设工作力度,创新管理体制,出台了多项举措。而加强社会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改善民生。

  近三年来,北京社会建设主要进展有哪些?近期有何规划?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

  新京报:北京社会建设面临哪些问题?

  宋贵伦:作为首都、国际城市,北京流动人口多,决定了社会建设要面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北京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管理体制落后和政策不完善上。比如,社会公共服务政策不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不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亟待体制改革,社会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健全,社会领域党建工作覆盖面不够等。

  如同解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问题一样,解决北京社会建设问题的出路和动力也在改革创新。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老体制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市、区县已建立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体制已初步建立。

  枢纽型社会组织两年内增15个

  新京报:北京去年确认了10家人民团体为首批“枢纽型”社会组织,何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作用?

  宋贵伦:“枢纽型”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所谓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就是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等大型联合性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发展龙头、管理服务平台作用。

  今后,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作为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主要是承担行业管理、政策支持、依法监督职责。

  新京报:《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各类社会组织要逐步与主管行政部门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目前,有多少社会组织实现了政社分开?

  宋贵伦: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要循序渐进,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过程。我们提出要“先建房、后迁居”、“先挂钩,后脱钩”。

  也就是说,首先要把“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先让同类别、同性质的社会组织跟相关“枢纽型”社会组织挂钩,像属于科技的和科协挂钩,属于文化的和文联挂钩,先建立工作联系,把工作做起来,最后,再根据条件成熟的程度,逐步实现与原行政部门脱钩。

  无论是脱钩还是挂钩,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如果太急于脱钩,老的业务主管单位不管了,新的还管不起来,社会组织就很难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先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先把那些没人管的或新组建的社会组织管起来,先让已有社会组织与“枢纽型”社会组织挂起钩来,然后再逐步脱钩。

  初步考虑,北京需要25个左右“枢纽型”社会组织才能把社会组织全覆盖起来。去年确认了10个,今明两年将再确认15个左右,到时,全市85%左右的社会组织将纳入其管理服务范围。

  将来,除少部分有特殊职能的行政部门外,大部分行政部门不再作为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有85%左右的社会组织将实现政社分开。全市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将由134家减少到25—30家左右。

  社会组织服务“订单”将加大

  新京报:今年,政府出1亿元购买300项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此举意义何在?

  宋贵伦:北京对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一直在做,但之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力度不够大,二是分散。像以前各部门各搞各的,投资、效果都很分散,有些甚至有重复投资。

  今年市政府折子工程,提出要购买300个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表明市委、市政府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上加大了力度,也体现了激励和支持的导向。

  今后,政府通过逐步加大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力度和范围,将推动和促进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和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年内所有社区实现规范服务

  新京报:按照北京此前发布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社区的生活将越来越方便。社区将设置图书馆、菜市场、健身器材等等,“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也被正式列入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全市社区何时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宋贵伦:这项工作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协调联络政府相关部门逐步推进。到明年年中,去年完成规范化建设的600个试点社区,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先期规范和完善10个方面、60项基本公共服务;明年下半年,今年的1000个社区规范化试点也要完善;后年再完善1000个社区,三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新京报:根据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要达到350平方米以上,落实该指标是否有难度?

  宋贵伦:在改善社区用房方面,各个区县确有困难,但决心很大、力度很大,克服了不少困难。市、区县政府把此事当作完善城市基本设施来对待,列入了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

  比如原崇文区,区域狭小,住房也很紧张,区里去年通过购买、置换、新建等方式,已经完成达标建设。

  这两年,随着容易的先解决了,明年立项的650个社区,难度可能更大。总的来说,早解决比晚解决好,早解决老百姓早受益。

  社区建设

   到明年年底,全市2600多个社区要进行规范化建设。今年推出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从10个方面、60项内容,规范和完善社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社会组织

  提出要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体系,让大型“枢纽型”社会组织代行日常管理服务职能,形成以“社”管“社”、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的分类管理新模式。

  社工队伍

  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通过面向高校、大学生“村官”、社会选聘等措施,社区工作者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由原来的26%提高到70%以上,平均年龄下降到40岁。

  志愿服务

  北京已有一套好的机制,即发挥志愿者联合会的推动作用,把各种专业的志愿者组织和业余的志愿者组织,统一纳入联合会当中,规范管理。志愿者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

  社会党建

  北京市141个街道全部建立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到明年底,基本实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中已经建立1128个党建工作站,今年底实现全覆盖。(记者 汤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