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羌塘自然保护区成为野生动物乐园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1日 10: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西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藏羚羊、野牦牛和藏野驴分别恢复到15万只、9千多头和8万匹

  本报那曲2月18日电(记者 谢伟)“通过近十年的努力,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逐年递增。藏羚羊由保护前的6万多只恢复到15万多只,野牦牛由保护前的6千多头恢复到9千多头,藏野驴由保护前的5万多匹恢复到8万多匹,自然保护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那曲地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吴海鹏告诉记者。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区西北部,辖区总面积29.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藏羚羊数量最多的自然保护区。据统计,羌塘自然保护区内已知植物300多种,哺乳动物39种,鸟类91余种,其中有青藏高原特有野牦牛、藏羚羊等2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保护区设立以前,由于缺乏规范性的保护和人为破坏,区内的动植物状况不容乐观。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年来,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管理局克服了管理人员少、设备差、经费紧缺等诸多困难,做了大量艰苦有效的工作。针对保护区面积大、野生动物种类多的实际,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管理局在保护区建立了拥有60名正式林业干部职工和24名专业森林公安民警的保护队伍,并聘请了专职野生动物保护员120名。强大的保护队伍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保障。

  那曲地区林业局还在保护区内推行野生动物保护行政领导责任制,初步建立了以乡村为基础,形成自下而上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系。先后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了那曲管理局和安多、尼玛、双湖3个管理分局及若拉、玛依、玛曲、鲁玛加纳4个管理站,交通、通讯、办公、生活条件和反盗猎装备等方面日趋完善。此外,还整合各种资源,加强与青海新疆和阿里地区合作力度,深入开展了“绿盾行动”、“高原二号行动”、“春蕾行动”、“候鸟行动”、“藏羚羊保护专项行动”、“绿箭一号行动”等一系列集中整治行动。1999年至今,破获各类案件456起,在保护区内形成了强大震慑力,打击了偷盗猎违法犯罪活动嚣张气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野生动物疫情不断加剧。为了有效监测和防控野生动物疫病发生,有关部门先后建立了4个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67个野生动物监测点,为野生动物迁徙和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自羌塘国家级保护区成立以来,那曲各级管理机构一直把宣传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使“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落后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保护区内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群防群治的格局已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