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遵守社会公德,倡导文明风尚,测评学年内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或感恩活动不少于2次。”这是新学期开始后记者在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奖学金评判细则上看到的一段话。该规定从2011年9月开始试行,根据规定,如果学生不参与此类感恩或公益活动,将被取消评奖学金的资格。据悉,这是扬州大学第一次将感恩能力写入奖学金评定细则。(2月25日《扬子晚报》)
现在的学生缺乏感恩,学校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当然,对于引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也并非只是布置学生给父母洗脚之类的老掉牙的作秀动作,完全可以有新的形式。可是,将感恩和奖学金挂钩,无论如何是不妥的。
将感恩行动与奖学金评定挂钩,学生面临着三大纠结:“感恩”行为怎么去界定;感恩之心会不会功利化;感恩还需要保留“证据”?显然,学生的纠结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感恩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行动,在于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不是以次数来量化的,也不是以物质来衡量的。感恩一旦和奖学金挂钩,势必使感恩变成一种纯功利的东西。况且,感恩了,还需要保留“证据”,这就让人难以接受。比如给父母送一束花,那就要拍照保留;和父母聊天,就要截图保留;给父母写信,也要复印保留……很私密的感恩却要以公开的形式来取得别人相信,这样的感恩还有感恩的本质意义吗?
校方回应,“做总比不做好”,话虽然如此,但过于形式主义,不如不做。感恩是发自内心的,而带着功利,奔着奖学金去的感恩,可能更容易使学生变得冷漠。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感恩之心却不能用奖学金来刺激,事实上,也不一定能刺激起来,我就不相信,奖学金和感恩一挂钩,学生就变得会感恩,懂感恩。
奔奖学金而去的感恩很纠结,一旦感恩,就要遭遇众多狐疑的目光,你是为了奖学金而做出来的“感恩”?
公益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