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中国留守儿童达5800万 亲情缺失易引起心理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4日 11:3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广播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人口数的4%。而留守儿童问题的背后则是超过2亿人的流动大军。正是农民工集体外出造成了这样一个巨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并使这一群体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为茅草坪小学的语文老师杨元松将学校里留守儿童的日记集结出版,这所贵州黔西南山区里不足百人的小学校开始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出版之后,茅草坪小学的校长刘波才敢把自己一直藏在心底的想法讲出来。

        刘波:当前最需要的是能够给留守儿童解决住宿问题。

        给留守儿童建宿舍的想法并不是刘波的独创,这是他在其他学校参观时借鉴来的。

        刘波:在学校住有什么好处?因为我们可以照顾到他,遇到学习的问题不清楚的话我们可以帮助解决,还有就是安全上也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将留守儿童集中留宿到学校的想法曾经在刘波的脑海里出现过很多次,但他觉得没法对外人提起,因为困难实在太多。即使如今,留守儿童日记出版了,但给学校盖宿舍仍然还只是一个想法。

        刘波:这不是说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够解决问题,这个肯定要政府支持,精神上他们肯定是支持,但是出钱的话可能就有一定困难。

        除了资金,不足百人的茅草坪小学还面临着撤点并校的问题。一旦撤点并校,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将翻山越岭到更远的学校就读。对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来说,这也是个负担。

        即使没有这些问题,将学校变成寄宿制之后,真的就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么?西部阳光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屠嘉恒并不这么认为。

        屠嘉恒:寄宿在学校之后,会产生同伴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如果同伴关系处理不好,心里有些委屈又不敢告诉老师,没有专职的心理老师,他们平时的课余生活又比较的枯燥,也没有人为他们组织一些比较有趣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留守儿童众多的甘肃省,西部阳光基金会特地设立了住校社工的项目,希望能够帮助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屠嘉恒: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之外,还有一方面就是个体关怀。因为孩子的心里话没有地方说,而社工更像他们的哥哥姐姐,所以他们更愿意向哥哥姐姐倾诉,然后我们再根据他们的情况解决问题。

        不过,在许多专家看来,志愿者对于留守儿童的帮助也只能停留在表层,很难填补孩子们的亲情缺失。在记者的采访中,所有的被访对象都承认,没有比父母留在身边更能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一些表面的问题,比如吃不饱、穿不暖等都好说,可以去通过物质途径解决,但是除了物质之外有很多是非物质的东西,非物质的东西是不可能用替代的措施来解决的。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无法一蹴而就。在快速的城市化背景下,目前我国劳动力、人口和家庭流动非常复杂,5800万留守儿童的背后是超过两亿背井离乡的“流动大军”。城市因为流动人口的加入,短时间内飞跃式发展,却把两亿多流动人口大军和他们的子女挡在门外,其中很多人也因此被迫远离家庭的温暖。 叶敬忠提醒,探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能忽视问题背后所显现的断裂的社会结构。

        叶敬忠:父母离开家乡是因为城市需要,农村不太需要他,他在农村他的生计不好维持,他外出与不外出是整个社会导向、社会结构所产生的。

        也有专家提醒,要彻底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除了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奔走呼号,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还需要建立系统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的机制。

        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只要政府和社会充分重视、制度设计合理,完全有可能通过创新的政策手段为留守儿童问题找到出口。而叶敬忠则强调,这一切的前提是顶层设计者对问题的根源有清醒的认识。

        叶敬忠:给农民工创造好的一些条件,在农村去更加考虑有利于儿童的这种成长方式等等一些做法,最重要的是制定政策的人能不能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

热词:

  • 中国留守儿童达5800万
  • 亲情缺失易引起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