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 >
在吉林市,有一支学雷锋队伍,它就是全国第一支雷锋车队。他们做到了天天、时时、处处践行雷锋精神。在城市车潮人海中,用真诚和爱心播撒着文明火种。在这支队伍里,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有的予人恩惠和温暖后悄然离去,却不留下姓名;有的捐款、捐物数万元,留给自己的却是近乎一贫如洗的家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江城这座山清水秀的城市到处都洋溢着暖流,正因为有雷锋车队全体队员们的奉献,雷锋精神的阳光永远在江城人的心中灿烂。
点点滴滴的感动
11月9日上午7点10分,记者乘车前往吉林市,在客运站大厅等候区,准备出行的旅客们早已排起了长龙。排在队伍最后的一位先生拿了很多包裹,记者上前搭讪:“大哥,您这是回老家?”这位旅客用外地口音告诉记者:“哦,不是,我是去吉林市做生意的。”说着话便拎起包裹排队上车。一番对话后,记者得知,这名旅客姓张,是安徽亳州来的。上车后记者与张先生交谈起来:“大哥,怎么去吉林市做生意啊?”“啊,是这样,我觉得吉林市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在吉林市有个难忘的故事。今年3月份,公司派我来吉林市开展业务。第一次来吉林市,下了车,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哪是哪,只能打车。在车上打了几个电话向领导汇报这边的情况,下车时就把公司的文件,还有合同、公章什么的都忘在出租车上了。等想起来的时候,车已经走了,我也没记住车号,往电台打电话求助,最后没办法只能报案。可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我下楼发现,拉我的出租车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等着我。看见我出来,出租车司机就跑过来把我的东西给我送了过来,还让我看看缺什么没有。事后我才知道,那天我坐的出租车是吉林市雷锋车队的出租车,司机发现我丢的东西后就没拉过活,回到我住的小区楼下等着我,一直等到天亮。这件事让我很感动,让我看到了雷锋精神在吉林市延续着,增加了我对吉林人的信任,那时我就决定留下来,在吉林市开公司发展业务。”
开雷锋车走雷锋路
上午8点50分左右,到了吉林市,记者打车在市内逛了一会儿。“师傅,咋看不见雷锋车队呢?”“呵呵,我看你在那里等了半天东张西望的,原来是想坐我们雷锋车队的车啊。这可不巧了,雷锋车队一共才有二十几辆车,他们只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你很少能见到他们。不过坐我们的车也一样,虽然不是雷锋车,但这些年了,我一直按照雷锋车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雷锋车队真是好样的!是我们江城出租车的骄傲。这不,我们现在的出租车都在向雷锋车队学习。作为同行,看了雷锋车队做的那些事,不服气是不行啊!雷锋的精神、雷锋车队的故事一直感染着我们每一个江城人,无论是学生、工人还是各行各业的人都被雷锋车队感染了,都在学习雷锋精神、践行着雷锋精神。我这几天正准备申请加入雷锋车队呢,还不知道能不能通过”。简单的对话中,能够感受到司机师傅强烈的意愿。
随后,记者在吉林市临江门大桥附近下车,正好碰见雷锋车队的车在路边等活儿,记者快步上前搭车,“雷锋车很难打到啊?”上车后,记者问。司机李荣生笑呵呵地没有回答。开到车流少的路段时,他告诉记者:“我刚接车,平时只干白班,晚上还有别的事儿呢。”“还有比挣钱的事更重要的?”“对啊,小老弟,这你就不知道了,这就是雷锋车!只要发现谁需要帮助,谁家有困难,我就不差钱儿。”这时,李师傅车上的呼叫器响了,说解放大路附近有急事需要李师傅支援。记者无奈只能下车换乘另一辆雷锋车。李师傅的同事杨佰生师傅告诉记者:“老李外号叫‘傻老大’,在我们车队数他岁数大,另外,他退伍前就是雷锋团,退伍后开出租像雷锋一样做好事,遇到乘客没零钱就不要钱,遇到岁数大的乘客拿东西,他就帮人家拿。有些出租车司机不理解他,所以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傻老大’”。“老李常年开白班出租车,白天开了一天的出租车,晚上还要去社区给贫困居民送米送油,要不就去江边捡垃圾;或者在泥巴路上挥锹清淤;老李常说的就是,活着就要像雷锋一样多为别人着想,开车十几年了,没有一天他不是这样做的。”杨师傅说,“既
然是雷锋车队的一员,就要时刻用雷锋的精神来要求自己,为更多的人服务。”
上午10点30分,记者来到吉林市雷锋车队,车队队员们在会议室开会,汇报营运情况。正在这时,放在队长王建文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王队长简单说了几句,放下电话并派司机刘师傅去吉林市中学一趟。随后记者了解到,王队长桌上的手机是司机刘师傅在昨天晚上拉活儿时发现的,今天早上交到队里,王队长和手机的主人取得了联系,得知失主是市中学的一名中学生,没有时间来取,只能派刘师傅给送去。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事情每时每刻都在雷锋车队发生着,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群人,让雷锋精神在延续着。(记者 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