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 >

50年 家乡人续写“雷锋日记”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5日 15: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阳光投进依山而建的广场,照亮了正中央的雷锋雕像。已经有人在这里驻足、仰望,似乎默默思索着什么。

  这里不是望城海拔的最高点,却已成为人们心中最尊崇的道德高地。半个世纪以来,它见证了望城人对雷锋的追慕与坚守,见证了这座城市美德血脉的蓬勃奔涌。

  望城是雷锋的故乡。72年前,贫苦的“庚伢子”在这里出生;18年后,更名雷锋,带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情奔向鞍钢。

  望城人爱雷锋,心魂系之!

  因为这种爱,才有了两次“留住雷锋”的呼告——2008年,为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望城有5个镇被划离。望城人提出的唯一请求是:留住和雷锋有关的一切。2011年6月,望城撤县设区,再次面临重新规划,望城人众口同声:宁愿划走几个经济强镇,也要留下雷锋纪念馆。

  因为这种爱,半个世纪来,望城人用文字、真情、行动、思想,自发地续写着“雷锋日记”,写下了一曲精神不灭、崇德向善的伟大颂歌。

  整个望城,就是一本摊开的日记——有形的日记写在纸上,无形的“日记”镌刻在人们心里。

  “雷锋家乡出雷锋,出了雷锋学雷锋,学了雷锋成雷锋”。学习雷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明的提升中深入人心、永葆活力,这是时代的呼声,也是望城人道德追求的宏壮宣言。

  用真实文字写日记,淬炼灵魂

  [日记摘录]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阴

  这是我进入军营写下的第一篇日记。我在扉页上抄录了《雷锋日记》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一个人的生命能有多厚重?85岁的离休教师舒民仆用一柜子日记给出了答案。

  写日记近30年,共30多本,摞起来足有半人高。“我和雷锋是同乡,又在同一个时代当过兵,特别佩服他”,老人说,当年听到雷锋逝世的噩耗,就下了决心:雷锋没做完的事情,我来做!

  这一做,便是一生。从1983年离休加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至2010年累出脑溢血,他免费为长沙市28所中小学校授课608堂,听课学生达19.83万人次,撰写的讲稿装满了三麻袋、一木箱。这些,都写在他大大小小的日记本里。

  他的家是孩子们的乐园。采访那天,就有两位大学生结伴来看他——中国地质大学大二学生苏腊,湖南工程学院大三学生佘蓉。翻阅舒民仆的日记,很容易就找到了她俩的名字——

  “2007年元月2日 星期六 晴 这两天走访了三个学生:苏腊,思想纯朴,诚实守信,学习优异……”

  “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阴间多云 本年度资助学生名单:佘蓉,760元;苏腊,680元……”

  两位女孩说,舒爷爷做的好事说也说不尽,义务辅导、捐资助教、劝解心结,或许只有这些日记最清楚他的付出。

  也有人在舒民仆的影响下写起了日记。

  2003年9月,16岁的中学生小龙卷入一场劫案,获刑一年,3个月后,被保释回校读书。因为惧怕冷眼,小龙连续几天闭门不出。舒民仆找上门来,慢慢地和他交着心。临别,他送小龙一本《名人名言》、一个精装日记本,嘱咐他像雷锋一样天天做好事、写日记,坚持“道德长跑”。

  其后,舒民仆时常登门,还陆续给小龙写了14封信,不断勉励。

  小龙的心扉被触动了。一个星期天,他独自走进雷锋纪念馆,把雷锋事迹展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当晚,他翻开日记写下:“雷锋说过‘我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今后我要以雷锋为榜样。”后来,他考取湖南工程技术学院、入了党,现在已是深圳中信集团公司一名班组长。而他的日记,也正一天天变厚。

  如果在望城组织一场续写“雷锋日记”展,和舒民仆作伴的还有很多。

  望城消防大队的“雷锋日记”,人手一本。黑色封皮上印着雷锋的烫金头像,翻开来放在一起,就是一部大队的“爱心简史”。每年,一批批老兵退伍,带着“雷锋日记”离去,把爱的种子散播到各地;一批批新兵来到,又把奉献和收获写进日记。

  还有雷锋艺术团。流动演出间隙,团员们趴在临时搭的舞台边沿,记录下付出和见到的爱心。

  还有望城六中。孩子们在校门口的黑板上写下“每日一得”,记录下生活里的真善美和服务他人的快乐。

  还有望城区法院法官范学锋。工作四年,他每天写日记,不断提点自己“信访工作的关键是帮助,是一心为民”。

  续写的是日记,更是精神;留下的是美德,更是希望。有形的文字凝铸起无形的丰碑,让真善美的灵魂成为人心所向。

  用真情宣扬写“日记”,传播高尚

  [日记摘录]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阴

  我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还原着当年的情景。这是一个写满了“雷锋”两个字的剧目……我们将用自己的汗水让人们体会新一代的雷锋精神。

  雷锋纪念馆老馆长雷孟宣79岁了。讲起和纪念馆共同走过的岁月,他眼里立时有了神采。

  “刚建馆时,观众真叫多!我们就三个宣讲员,各地排队等我们去作报告,每天嗓子都是哑的。”

  作为雷氏宗亲,雷孟宣从小和雷锋一起上山砍柴扯猪草,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把雷锋宣传好。1963年,他参加了展馆筹建,20多次跑北京、下抚顺,搜集挖掘跟雷锋有关的资料。在军事博物馆,他曾连续几天伏在展板前,一笔一划抄录了约20万字的雷锋日记手稿。因为经费短缺,他还曾独自拖着板车爬了近40公里山路,从邻县运回一批布展材料。

  此后40多年,他“从嘴巴到脑子到脚板从没离开过雷锋”。苦?累?他不怕,怕的是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冷落。

  “雷锋潮”在中国大地上的起起落落,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这间全国第二大规模的雷锋纪念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纪念馆一度门庭清冷,1984年全年接待量不足四万人。

  就这样坐等吗?不!越是人们淡忘雷锋的时候,越要唤醒他们。他决定:走出去,送“雷锋”进学校、进农村、进工厂。

  这时,一位身残志坚的农家女走进纪念馆,成了雷孟宣的好帮手。

  谭荒芳,52岁,雷锋纪念馆原宣讲员。自幼因事故失去双手的她在高中毕业后办起了家庭图书室,1986年被安排到雷锋纪念馆工作。

  她和雷孟宣一起筹备“流动展览”。展板不好带,他们就扯来几十米长的白布,缝上一排排口袋,把照片套上塑料封插进去,卷起来背着走。

  一支小分队开始向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流动,肩挑手提,跋山涉水。这个传统被延续了下来,几十年间,宣讲员们走进了全国18个省的70多个县市,举办流动展览5000多场次,把雷锋精神送到了百姓心中。

  2011年,谭荒芳退休了。令她惊喜的是,23岁的女儿、苏州科技学院音乐系毕业生张璐琪主动申请到纪念馆工作。

  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清秀的姑娘只讲了自己的经历:从小随妈妈在纪念馆长大,四岁时,就能绘声绘色地讲解雷锋生平中“苦难的童年”;在雷锋学校读书6年,一直是学校雷锋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雷锋是妈妈的骄傲,这种骄傲也传给了我”,她说。

  如果说,雷锋纪念馆是望城雷锋精神传播的主阵地,那么,星罗棋布的“分战场”则数不胜数。

  走进雷锋艺术团驻地,团长易辉洪正带着演员们紧张排演一台大戏——“雷锋家乡学雷锋,全民行动树新风”专题演出。这是为庆祝今年“3·5”准备的节目。从春节前开始筹备到现在拿出台本、集中排练,易辉洪和总导演董建军只休了一天假。

  自2001年更名以来,雷锋艺术团一直“演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他们排演了《雷锋之歌》、花鼓戏《雷锋》等节目,常年送戏下乡。雷锋出差路上“好事做了一火车”,他们演出途中“好事做了几村庄”。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农忙时节帮老乡抢收庄稼……老百姓评价:“你们对得起这响当当的名号!”

热词:

  • 雷锋
  • 雷锋精神
  • 雷锋纪念馆
  • 抚顺
  • 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