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节能减排掉进体制“挖”的坑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2日 13: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临近年底,面对各项经济考核指标,地方政府进入了冲刺阶段。其中节能减排这个硬指标,令诸多地方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据报道,为了在剩下两个月时间内完成节能减排的指标任务,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湖北等一些地方相继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限电措施,希望用按条线断电的方式来实现目标任务。然而,这些做法不仅殃及到了一些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而实际上,这种非常规手段并没有达到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据媒体报道,在浙江温州等地,一些企业为了让生产正常进行下去,纷纷采用效率更低、成本更高的自备柴油发电。这不仅没有实现节能的目标,反而进一步加大了空气污染和能源浪费。近日,南方数省2000余家民营加油站因柴油荒停业,原因就在于企业发电用柴油需求的突发性上升。

  节能反而变成了耗能,减排最终变成了增排。一些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受到了影响,工人的收入和企业的利润都出现下滑。种种现象显示,本意良好的节能减排运动在局部地区已经走上了“大跃进”式的歧路。这种“大跃进”局面暴露出的是我们在节能减排,甚至更广领域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

  首先,政绩考核机制存在缺陷。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的决心是坚定的,制定的减排总目标也基本上是科学的,可以实现的,对地方政府进行年度考核,是为了更好地督促各地完成目标任务。造成我国当前能耗污染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标准过低和环保执法不力等。显然,要达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标,应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来实现。而这条科学的减排道路,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在执行中也很容易触动一些群体的利益。

  然而,目前考核体系的特点是短期化以及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各级官员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完成任内或年度指标。因此,行政化、粗暴式的拉闸限电对这些官员们来说,成为最理性的选择。他们只要在数字上完成某个阶段上级交给的目标就行,完成的质量是次要的,有时通过弄虚作假来实现目标也并无不可。因为来自本地企业和居民的监督基本上没有,而来自上一级政府的约束又往往软弱无力。

  其次是考核标准制定中存在不科学成份。当前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单位GDP的能耗和排放,在一个基年的基础上确定减排比例。这显然没有考虑到各地资源禀赋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差异,带有明显的行政一刀切特点。这就造成一些地方实现起目标来非常困难,于是拉闸限电就成为无奈之下的捷径。例如,温州经济发达,且以轻工业为主,单位GDP的排放大大低于邻近地区,但却同样也要完成20%的减排任务。于是一些民营企业在订单充分,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自备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来应对断电的影响。

  总之,节能减排要避免陷入“大跃进”式的怪圈,需要从体制方面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