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打造基金会“玻璃口袋”的艰难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6日 10: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公益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在以前不同场合,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徐永光几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次,我要给外国记者做报告,所以想了解美国基金会对中国的捐赠情况。找到美国基金会中心,他们给我一个查找特权,一点开,美国基金会给中国的所有捐款,从2003年开始,每一笔捐款全部都有,包括什么时候、捐了多少、捐给谁。”

  建立这样一个便于查询、信息全面的基金会资讯平台正是徐永光的目标。

  今年7月8日,为徐永光迈出了第一步:“基金会中心网”正式上线。彼时,网站上信息很少,“强行启动”只因“基金会信息披露刻不容缓”。

  也许预料到收集工作不会一帆风顺,徐永光告诉手下的工作人员:不用着急做传播的事情,先踏实把信息收集好,“如果信息太少了,怕别人感觉上当,那就麻烦了”。但各路媒体还是找上门来,问他网站上线后预计的效果,他狡黠一笑:到年末网站运行步入正轨后看进展吧。

  随后,基金会中心网的工作人员开始了超负荷的收集工作。6名全职人员加上大量的志愿者,每人每天不下于80个电话的密集联络,发邮件、传真……从地址、注册时间等基本信息到年报信息,再到项目信息、捐款信息,全国2000多家基金会都要尝试取得正面联系。

  “这是一个庞杂的沟通系统,要反反复复地核实,先了解对方状态,再打电话或去函告知还有那些需要补充,最后录入。”基金会中心网的工作人员赵媛告诉记者,工作量这么大是因为现有的信息披露状况实在太糟了。

  在此之前,有调查显示,我国的公募基金会中,章程披露的占90%、理事会名单披露的占76.8%、年度报告披露的占30.4%、财务报告披露的仅占28%,而非公募基金会的信息公开情况还要更不乐观。2000多家基金会中没有网站的高达1300余家。

  12月2日,基金会中心网除了以“基金会告诉公众,公众告诉公众”的形式对基金会进行了广泛传播外,还上交了一份差强人意的作业:从7月份上线以来,网站共收录了全国2010家基金会的名录信息,基金会基本信息的覆盖面约为70%;收录了806家基金会的年报信息,覆盖面约为30%。“主要是一些基金会不配合。”问及为何收集工作难有突破时,赵媛回答。

  原因

  部分基金会忽视应尽义务

  信息披露完善的基金会都是一样的,而不愿进行信息披露的基金会却各有各的原因。

  赵媛告诉记者,以她的工作经历来看,不愿意进行信息公开的基金会主要分为几种情况,它们大都忽视了其应尽的义务。一是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会,“他们会问你是什么性质的机构,有没有政府的公文,说要有政府的公文才会提供这些信息”;一种是企业投资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称只对出资的企业负责,你没有权利要求我把信息告诉你”;另外一种是基金会运作的范围很小,“比如只在某一个地级市运作,就说他们有自己的平台,不需要宣传”。

  赵媛称,还有一些基金会的发起人认为,信息披露太多不符合自己低调慈善的原则,不披露信息是不想引起太多注意,过度张扬。“基金会的财产属于公益财产,在信息披露方面就不能完全以个人特点为主,而是要履行法律法规,公开透明。”对此,北京瑞森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段德峰说。

  在12月12日“基金会中心网”举办“点亮中国 传递大爱”媒体见面会当天,中民慈善捐助中心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报告中对我国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现状做了资源保障上的解释,称我国目前的慈善组织大多没有对信息披露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相关制度只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却未能从资源上提供制度保障。

  “信息披露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披露的前提是慈善组织自身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

  以业务活动信息为例,大批量捐赠人、受益人的信息,以及各个项目点项目实时进展信息的汇总,都需要硬件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人力予以支撑。”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认为我国目前慈善组织信息的披露面临着人力物力投入缺乏的困境。

  “的确,特别是一些老牌的基金会,一个项目已经做了十几年,项目点在全国成千上万,要求他们把每个项目点的信息都呈现,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赵媛说很多基金会的信息处理能力都不强,面临这种情况,基金会中心网会选择一个比较中和的方式,只需请他们填报近一年的项目状况。

  建议

  加快出台相关法规

  10月28日,第二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论坛发布了《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其中称:9%的非公募基金会对运营行为及核心信息进行了完整披露,5%的非公募基金会不进行信息披露,86%的非公募基金会选择了中间状态,即只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信息公开。

  “基金会之间也和同类企业之间一样,是存在利益冲突的。任何基金会都不可能把机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全部透明公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9%的非公募基金会也不一定将所有的核心信息都进行了完整披露。

  这位负责人称他理解那些不愿意将信息提供给“基金会中心网”的同行们,因为“一家机构是否要参与到联盟中来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就是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也就是性价比的高低。拿‘基金会中心网’来说,虽然各基金会不需要付出经济成本,但要付出机会成本,也是有价值的。但以目前中心网的运作来看,很难为基金会提供有价值的回馈和帮助,因为很少会出现核心竞争力的东西。”

  目前,我国整个公益领域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和公共信息披露平台,众多基金会在信息处理上缺少人力物力投入,并且信息披露的效果难以评估,也缺乏信息披露的动力。基金会变成“玻璃口袋”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对此,中民慈善捐助中心在发布《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的同时建议:在政策环境上,应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慈善信息披露标准;在行业制度建设上,建立全国慈善信息报送制度,打造慈善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在组织发展上,加强对慈善组织信息披露能力的培训,建立慈善信息披露评估与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