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6日 11: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第一次参加义工组织的活动就是去市儿童福利院。我被分配到一个脑瘫最严重的孩子的房间,刚一进门,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我就特不争气地直掉眼泪……”阿文是广东省某义工组织的成员,她与丈夫连续五年坚持参加义工组织的活动,如今,连她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也已有了两年的义工经历。
当被问到为何带孩子参与义工活动时,阿文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懂得感恩,珍惜他现在的生活;我更希望他懂得如何去爱,做一个被别人需要的人。”
正是这种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平常的举动,从个体和微观的层面,验证了一个事实:中国正在进入全民公益时代。
在过去30年间,中国一方面社会财富不断飞跃积累,另一方面幸福感却在下降。
“公益或许可以治这样的‘现代病’,公益可使人在追求当前经济利益的时候找到自己需要的感觉。”日前在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举办的全民公益论坛上,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作主旨报告时称:“中国公益‘提速’已经开始”。而公益“提速”的方向在论坛上得到了趋同的答案——全民公益。
“中国公益的发展方向是全民公益而不是富人公益。企业家需要继续参与公益,但是更需要全民公益,因为幸福感是全体公民的幸福感,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幸福感。从富人公益向全民公益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变革。”何道峰称。
北师大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表示,“小人物”参与到公益组织中去的志愿者的行为,就是民众的公益。如果有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公益组织中,必然会形成“全民公益”。“全民公益是民众公益,是普通人的公益。”陶传进说。
陶传进认为,捐钱的行为本来只是以一种动机和愿望来表达自己的价值。全民公益不一定只有捐钱这一种选择,随着公益意识的发展,普通人最终是可以走到捐钱这一阶段的。
互联网:
全民公益时代到来的推动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公益事业不仅是主流社会,主流阶层的权利、责任、义务,也成为草根的义务,跟每一个人密切相关。”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表示。
师曾志在2010全民公益启动大会暨全民公益(广东)论坛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网络“微公益”正成为一股强大的公益力量,并促进全民公益时代的到来。
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1.8%。互联网带来一种零门槛、零负担的创意公益方式,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参与公益的方式。
此外,“公益捐赠的方式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网民使用新媒体(互联网、手机)渠道参加公益捐助。将近80%被访者在互联网上获取公益捐助信息。3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支付手段进行过捐助。新媒体作为公益捐助的新渠道,开始占据较大比重,未来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互联网为公益捐助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可能,各方的行动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公益组织、公益活动进行监督。师曾志强调,网络作为公益捐助新渠道的优势体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面广、支付便捷以及自愿程度高、便于动员网民参与、便于各方互动交流。
因此互联网助推公益参与,成为网民获知公益信息,参与公益行为的重要场域。“公益与网民网络生活的结合,延展了公益的理念与方式,这使人人可公益、人人可奉献成为可能,也改变了长期以来“大公益”的格局。”师曾志说:“互联网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为全民公益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可能。”
试点:万余网点开通扶贫月捐
作为全民公益的试点,中国扶贫基金会与有关单位共同搭建的全民公益月捐平台日前在广州正式启动,通过此平台,中国银行全国范围内1万多个营业网点,将开通扶贫月捐业务。
“全民公益的号召和开展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全民思想的启蒙,在全民范围内传播公益精神和公民理念,这种启蒙对未来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韩俊奎认为。
据介绍,公众可在各中国银行网点填写《扶贫月捐捐赠人申请表》,办理捐赠业务,实现按月自动捐款,中国银行根据申请表中确定的捐赠额和年限,每月从该捐款人的账户中扣去其授权的捐赠款项,设定的款项是每月不低于10元。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与有意愿参与月捐活动的城市、高校、社区、家庭和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并以之为基本单元来开展全民公益活动。“通过合作媒体的宣传,首先动员这些基本单元的成员了解公益,参与月捐,进而通过他们影响更多周围的人参与月捐。”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介绍说。
捐款人捐款后,中国银行将定期通过其信息系统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平台交换捐赠人信息、捐赠意愿,将捐赠款项划入中国扶贫基金会账户,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将善款分类交由相应项目部门或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其他公益机构实施。
王行最介绍,通过该平台可使小额捐赠“标准化、可记录、可查询,能透明、能反馈、好服务”,让普通公众具有方便快捷的捐赠渠道,又可随时查询捐赠的去向,了解善款的用途,变偶然捐赠为经常性捐赠,从而成为生活习惯。
“月捐是全民公益的生动体现,是很好的公众参与慈善的活动平台,要推动月捐项目成为有影响的公益项目。”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