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11: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农户代表向曹德旺赠送礼物。扶贫基金会供图
本报讯(记者李晋)曹德旺2亿元善款全部花完,中国扶贫基金会发放善款的误差率为0.85%,低于双方“对赌”合同规定的1%缺损率,扶贫基金会涉险过关。
在近日举行的“曹德旺曹晖2亿元扶贫善款项目总结会”上,对善款执行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的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表示,曹德旺所规定的条款过于苛刻,全中国只有扶贫基金会和青基会可借助政府力量完成。而曹德旺与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何道峰均表示,希望借此次“对赌”,促进中国公益的透明化。
>>现场
不要感谢要改变
去年5月,曹德旺父子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义捐2亿救助西南旱灾群众,创下当时国内一次性个人捐赠最高纪录。截止去年10月30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完成18430万元资金的发放工作。5个省区市的17个县92150户受灾农户每户收到了2000元的资助善款。另有970万元将于今年在四川通江县沙溪镇修建完成一座便民大桥。
据了解,2000元钱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要积攒三年以上。“这2000块钱是救命钱。”四川一位受助农户表示,家乡受灾后,没有水喝,粮食不够吃,村民拿到钱后,有的买了种子、化肥,有的买了猪仔和一些生活用品。
总结会当天下午,为表感激之情,来自西南五省市的几十名受助农户代表还向曹德旺赠送了包括傈僳族妇女缝制的挎包、鞋垫、苗族头饰等具有家乡特色的礼物。
面对“希望见见恩人”的农户,曹德旺坦言自己也是农民出身,插秧种菜样样都会。“贫穷不可怕,但一定要自强。”曹德旺表示不愿意听感谢,最希望看到农民们共同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贫穷的命运。>>执行
扶贫基金会涉险过关
曹德旺父子义捐2亿救助西南旱灾群众,中国扶贫基金会担起了“花掉”2亿的重任。为把钱发到真正需要的农户手中,双方签订了严格协议。协议包括:钱不能给干部和生意人等;善款的3%作为基金会管理经费;善款发放后将随机抽查10%受助家庭,如缺损率超1%,则要求基金会按照超过1%部分缺损比例的30倍赔偿。为此,曹德旺成立监督委员会对项目执行全程监督。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把2亿元捐赠执行合同看作中国迄今为止问责公益最大的“对赌合同”。
何道峰介绍,为了严格按照合同准确发放善款,扶贫基金会采取“排除法”、“办理独立存折”、“引入志愿者复核”等方法,解决了名额分配、援助对象瞄准、资金及时足额发放、风险监控等难题。
根据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报告显示,抽样评估的705户受资助农户中不符合条件的有6户,缺损率为0.85%,实现了不超过1%的要求,对此,曹德旺表示非常满意。
>>评估
完成精彩但难复制
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负责人康晓光称,“曹德旺曹晖2亿元扶贫善款项目”为“最难做的公益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尽管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但完成精彩。
康晓光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评估团队经过3个月的工作,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分析,最终确认92150户受助农户全部收到2000元善款,在抽样评估的705户受资助农户中不符合条件的有6户,缺损率为0.85%,低于捐赠人不超过1%的要求。
康晓光表示,此项目创新的三方合作模式可推广,但就诸如1%缺损率、3%管理费及30倍赔偿等个别严格条款的复制和可持续性不值得效仿。
“除了扶贫基金会和青基会,依托扶贫办和共青团系统,借政府之力,可低成本完成外,没有一家能够接下此任务。”康晓光认为,不具推广性。
>>意义
或成主流公益模式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表示,中国未来公益发展方向就是企业要问责。“企业捐了钱要问钱哪里去了,有多少误差率,瞄准了没有,抵达了没有,有没有负面的东西,负面影响有多大,然后公益组织出来说我能做到,这就是好的合作伙伴管理。所以未来的道路是要靠企业的问责,公益机构对问责的响应。而曹德旺的2亿善款项目开启了企业家捐赠问责和基金会响应问责的良性互动模式。扶贫基金会也借这个项目向全社会证明中国的公益组织是值得信任的。
康晓光则认为,成功得益于市场机制、公益机制、政府机制的优势互补的三方合作模式。此模式或将成为中国公益的主流模式。
■争议
总结会上,就项目的部分“苛刻条款”的可复制性和持续性方面,康晓光和曹德旺展开了讨论。
关于1%的缺损率
康晓光:对当前中国公益组织的发育水平,不高于1%的缺损率,可复制性很差。精确度每提高1%,执行成本可能会翻倍提升。曹先生是企业家,可能流水线上误差1%就破产了,但公益项目并不是车间,这样的过程很难控制到这么高的精度。
曹德旺:在跟扶贫基金会定合同时,没有体现具体标准,“你们对项目的审计评估都通过了,证明1%是可以完成的。”
关于3%的管理费
康晓光:3%的管理费之所以能维持下来,缘于项目本身大量的政府投入,而政府投入不计成本。中国只有扶贫基金会和青基会有一套成熟的政府背景的所谓业务主管单位体系。否则光靠北京几十人执行这项目成本非常高。这样低的成本,除了这两家之外找任何一家也做不下来,所以可复制性和推广的意义不大。
曹德旺:中国扶贫基金会本身就是救济机构,没有盈利内容。尽管条件有些苛刻,但2亿元是一次性捐款,不需要其募集,事实证明今天照样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关于30倍赔付
协议要求,曹德旺将随机抽查10%受助家庭,如缺损率超1%,则要求基金会按照超过1%部分缺损比例的30倍赔偿。
康晓光:一般业内的惩罚条例主要是终止项目等,该赔付在倡导和号召问责等方面是有价值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其他捐赠人没有必要去效仿,建议基金会不要开这种先河,考虑现有的发展水平,要循序渐进,不能脱离实际。
曹德旺:按照国际法规定合同赔偿与受益是对等的。“如果没有严格的条款,下面的省县都要求照顾,你听不听,我说你就拿着鸡毛当令箭用,不听不行,我为了创造这个条件,还特意和央视二套商量,帮忙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