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5日 11: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有关民生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而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问题,更是备受公众关注。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十一五”社会保障工作时宣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4.32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8.35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7810亿元,比5年前增加5800多亿元。”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率先在全国838个县推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已覆盖1.43亿农民,其中4000多万老年农民已经领到国家发放的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七连涨’和‘新农保’的建立,体现出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并在思考公民福利、社会保障方面的缺失,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希望以政策暖意为民生驱寒,彰显了中央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告诉本报记者。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写入国法总则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事关国人福祉的法律,先后酝酿17年终于获得通过。该法总则第一条就有如下表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
“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突出维权、规范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这样评价《社会保险法》的亮点,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城市开始建起,逐渐向农村延伸,这次立法明确把农民、失地农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的制度体系当中。《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是一个新起点,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目前,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以城市为重点向农村扩展,填补了多项制度空白,已有的制度也得到巩固和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素有经济运行“减震器”、社会稳定“安全网”和社会公平“均衡器”之称。今后5年,令全体国人期盼的社会保障制度,会让每位国人分享到多少经济发展成果呢?
“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目标提出“两个全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这一目标的提出,将实现中国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质的飞跃,把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说:“‘两个全覆盖’,加上已经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现‘两免除一解除’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目标。也就是说,通过建立以低保为核心的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来免除全体人民的生存危机;通过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来免除全体人民的疾病恐惧;通过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解除人们的养老后顾之忧。”
社保覆盖人群迅速扩大
“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新农保’解了我们农民的后顾之忧,我们生活有了保障。”眼下,在我国农村,被人们念叨最多的便是“新农保”。每月领取国家55元养老金的4000多万农村老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从“养儿防老”到“社保养老”,新农保在解决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这一民生难题上迈出了一大步。
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27个省份320个首批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启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3个筹资渠道。其中每个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直接支出,每名参保农民在年满60周岁后,就可按月领取。它让数千年来靠养儿防老的中国农民,第一次拥有了国家发给的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试点一年多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到陕西调研,他问一位老人,每个月拿到55元都怎么花?这位老人说,他过去只能吃辣子面,现在可以吃有肉的臊子面了。
2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全国社会保险局长座谈会上透露:“全国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群迅速增长。201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673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818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3206万人,增加294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3376万人,增加27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6173万人,增加769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306万人,增加6898万人。2010年,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96.3% 。”
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国家着力解决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突出矛盾。据了解,5年来,中央财政安排509亿元专项资金,帮助地方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并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问题;各地将一批“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介绍说,2011年,国家将重点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障的问题,将500多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养老保障范围,新农保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
让百姓生活拥有更多安全感
这段时间,广州市黄埔区“三无”孤寡老人陈苏非常开心。春节期间,他收到一个3000元的“大礼包”,政府有关部门还送来了腊肠、瓜子等年货,并为他专门配备一名“居家养老服务员”,帮他打扫卫生、整理家务。
社会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改善了人民生活,也使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自从2008年大庆市被纳入国家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后,退休教师王德兴就感觉轻松不少。他孙女身体不好,以前看病全得自己掏腰包,每年再省也得花一两千元。自从大庆市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他给有残疾的孙女办理了参保手续,只要每年交96元,孙女看病就能报销了。
据悉,5年来,全国城乡基本医保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提高到6倍,居民医保、新农合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各级财政对居民医保、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120元;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待遇也进一步提高。
人社部统计显示,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2010年末,城镇5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和结余将分别超过1.7万亿元、1.4万亿元和两万亿元,与“十一五”初期相比,均实现成倍增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也从“十一五”初期的2117.87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7000多亿元。
展望“十二五” 社会保障工作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我们希望能够在‘十二五’结束的时候,社会保障卡能够发行到8亿张,将来所有的参保人员都手持一张社会保障卡,通过这张卡来交费,来查询,来领取待遇。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让百姓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拥有更多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