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国内首个公益教育项目在小学预试点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6日 11: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公益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让孩子们快乐上课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一边“玩”一边学习,在“玩”的过程中养成做公益的习惯,从而树立孩子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中国公益教育研究所正在开发实施的一个公益教育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目前该项目在北京地区选择了两个学校,已经进入预试点阶段。

  这里的“玩”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玩,而是针对当前“就知识学知识”的教育问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入活动实践课程,将学生的知识转化成一种具体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该项目借鉴了美国的一套“服务学习”的理论框架,其中的具体内容还要在试点之后根据中国小学的教学特色来填充。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教育研究所所长尚立富说,如果能通过试点,今后能在学校课堂每周开设一堂公益教育课程,该课程能得到家长、老师、社区的认同,那么我们这个项目就成功了。“让孩子们养成公益的习惯,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

  美国的框架 自己的内容

  从2008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就开始着手准备公益教育项目,虽然在那个时候,尚立富自己也不清楚公益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但是经过前期大量的研究,他接触到了在美国推行的服务学习。

  尚立富与他的团队注意到,在日常教育中,经常能听到让孩子们感恩,让孩子们要有道德。但是感恩是什么?道德是什么?并不是说教就能体现的东西,而是要成为一种具体的能力,养成一种习惯。虽然现在也有人提到公益教育,大家也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真正如何变成现实,还需要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另外,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背景,让老师们不得不围绕着分数转,无暇独立思考,这导致多数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难以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而美国的服务学习是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尝试,通过社会服务与课程学习的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

  美国的服务学习实践还催生了相关的立法,2009年,《服务美国法》生效。刚开始的时候,美国也提道德教育,用了很多办法,但是实在是太浅、太空白,最后慢慢地形成了服务学习,因为服务学习涵盖了道德教育。“在美国,当时我们采访了很多人,问他们为什么做公益,他们说没有为什么啊,就是从小做,习惯了。”尚立富说,而我们的教育很多的时候是灌输知识,没有做公益的环境,你怎么去倡导让孩子做公益,家庭承担了公益教育核心的工作。

  公益教育项目借鉴了美国的服务学习的框架,“他们的模型很好,在这个基础上,再帮我们的公益教育项目做起来,而不是凭空建立一套东西,通过美国的模型,我们改一点,建一些。”尚立富说。

  美国的模式运用到本土,那么什么是中国的公益教育?中国公益教育研究所给出了定义:公益教育是以课内和课外教育为依托,从小提高孩子的公益意识,培养孩子的公益行为,从自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到改善家庭、学校和社区公共事务中来,树立其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让孩子们觉得外面的世界是跟他有关系的。”这是中国公益教育研究所给出的一个定义。

  在公益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公益教育的主体,需要发挥主体意识,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校社区事务的参与者。因此,公益教育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就在于是否有教师的积极有效地参与和实践。

  学校与家长都有公益需求

  从去年的10月至今年的1月,公益教育项目组一共访谈了16家相关单位,其中包括10所学校、1所中学、5家社区单位。访谈的对象有110多人,基本覆盖了与公益教育相关的各个层面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学生。

  调研发现,小学教师对于“公益”的理解差异不大,但对“公益教育”的理解就不同。普通小学的老师认为“公益教育”与“知识教育”难以兼顾和融合。

  有的学校校长认为,让孩子们去做公益,比如有实践课,有社会大课堂,这都是与公益相关的课程。而要专门开设公益教育课程,校长的困惑是,谁去帮老师开发课程,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去做。

  “调研的学校都很认同公益教育,在学校开展公益教育其实是有一定的基础,如品德课、少先队活动等,这都是公益教育的内容,但是它散在各个学科、各个课程里头的,没有一个独立的系统化的模块。”尚立富说。

  按照调研的成果,项目组认为,一方面要依靠现有的经验、现有的基础做公益教育课程,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经验和基础加上对项目的设想和学习的系统的理论方法,包括项目的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系统的设置。

  家长虽然也乐意让孩子做公益,但是家长也困惑:去哪里做?怎么做?虽然家长对孩子有某种潜在的需求,但是还是需要用一定的激励制度来激发。

  而在社区,比如在西三旗有个西三旗社区教育中心,它是全国示范性的社区教育中心,在应用社区这个平台开展青少年教育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尝试。但是整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还缺少一定的基础,而且参与社区服务的形式相对起来比较单一。

  项目组在调研中也发现,社区对学校有一定的需求,学校也对社区有一定需求,但是这个需求没有有效地衔接起来,导致这个互动就很难通畅。因此,开展公益教育项目首先要解决需求的衔接。

  公益教育的开展实际上是要构建学校、家长、社区的一个共同的机制,把大家都动员起来,通过一种激励制度,把大家整合到一个体系当中,通过这个合力来影响孩子的成长。

  预试点从小学生开始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3月24日,公益教育项目正式启动,并开始了预试点,项目组在北京选择了两所小学,一所是重点小学,一所是城郊的小学,这两所学校都非常认可公益教育项目。

  预试点是通过一个中介,把学校、社区、家庭联合起来。用尚立富的话说,这是个很麻烦的过程。“你得让因为学校认同你,家长认同你,这其中需要做很多工作,不是简单的联动,而是通过观察、聊天,记录它,需要找大家的共同点,利益需求、理念的共同点。”

  在这两所试点的学校,项目组找了原来的老校长,因为老校长相对于别人而言,对社区很熟悉,对学校也熟悉,“校长作为中介,用当地的人解决当地的问题。”

  在预试点的过程中,通过活动课程,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领导力。“尤其是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孩子的角色转型,目标是为了孩子,而不是灌输型的教育。”

  项目组通过观察试点,将开发一套活动课程,然后提供给学校使用,“就跟提供一个菜单一样,学校拿去用就可以了。”尚立富说。

  北京师范大学非常支持该项目,称之为“为素质教育按上翅膀”,将素质教育落实起来,将口号变成可操作的东西,用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系列可衡量的指标。

  “我们的目标是,学校接受公益教育,能在每周开设一节公益教育课,这是成功的标志。”尚立富说,让孩子们在今后的社会当中拥有竞争力和创造力,而不是拘泥于某一个程序和步骤,这个项目其实是为了未来,而不是现在。

  预试点在今年8月底结束,在9月份开始正式试点,通过试点将开发不同阶段的课程及指导手册(老师、学生、家长),成为学校的一门课程,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联动的立体式公益教育支撑模式,并逐步在国内推广。

  公益习惯就跟生活习惯一样,需要从小培养,“每周做一次,每月四次,一年四十八次,时间长了就成为习惯,关键是通过什么机制和方法实现这个习惯,这就是公益教育的目标。”尚立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