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打工子弟教师面临四困境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7日 10: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8月10日,崔永元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北京站举办开班典礼,著名学者钱文忠在典礼上说:“你们(乡村教师)就是中国文化传承这棵大树的根,根有多深,树就有多高,正是你们深深扎进了土地,大树才能枝繁叶茂。”而在教育之根中,还有一枝是工作在城市的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一份关于他们的情况调查,让大家看到了这枝教育之根的生存现状。

  没人知道他们有多少

  在教育之根中,还有一枝是工作在城市的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一份关于他们的情况调查,揭示了这枝教育之根严峻的生存现状。

  由于目前中国的打工子弟学校并未全部拥有办学资格,中国到底有多少打工子弟学校以及教师成了一个谜,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没有确切的数字。

  9月6日,北京一家名为“打工子弟教师之家”的公益组织发布报告称,由于近几年北京的多次整顿,学校数量逐年减少,2003年以前统计超过300所,2012年在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所备案的只有157所。

  另一家公益组织“打工之友”的报告显示,目前在北京市的外来学龄儿童中,约有10万在北京市没有获得办学资格的114所自办校和近50所有证的民办学校接受由家长自己埋单的义务教育。

  按照师生比1:25的比例计算,“打工子弟教师之家”工作人员估算,目前北京应有4000多人的打工子弟教师。

  这个连准确数字都没有的教师群体生存状况如何?今年教师节前夕,民间公益机构“新公民计划”在对全国9个城市163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调查后,发布了《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打工教师”们普遍面临压力过大、待遇过低、无身份认同、教学资源匮乏等困难。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韩嘉玲是我国最早关注流动儿童的学者之一。

  “2008年以前我开始关注这些老师,但这次调查报告我看了很难过,因为我发现四五年的时间过去,这些老师们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低收入、劳动强度大、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障,他们的状况可以说是城市打工群体中的低层群体。”韩嘉玲说。

  ◇超负荷 课时为公办教师1.5倍

  一名从公立学校转到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李小辰(化名)表示,他最大的感触就是“工作量差太远了。”

  他目前要负责三个以上班级的主科教学工作,要当班主任,还要兼任教研组长,“一天24小时,几乎一半时间待在学校里。”

  报告显示,北京公办小学教师的每周课时数为16.03节,而打工子弟小学教师的每周课时数为24.55节,是前者的1.5倍。北京和贵阳两地的教师平均每天要上5节课。

  调查中,在0至5分的工作压力评分中,有近70%的老师评价在4-5分之间,一半以上达到4.5分以上,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老师在工作压力方面的感受接近于崩溃的临界状态。

  超出负荷的工作压力很大程度上牵制了老师们的精力,对于很多教学中的好想法,他们常感到有心无力。而除此之外,压力大也让老师们的健康受到影响,再加之缺乏体检,许多老师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经常生病。

  ◇收入低 月均工资不足城镇平均工资一半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老师表示受到工资待遇与福利低的困扰。

  是什么因素导致打工子弟学校老师收入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打工学校工作人员说,打工子弟教育领域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大部分学校的创办人办学都是为了挣钱,因此老师不可能从“老板”那里领到高工资。

  同时,一些真心想为打工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由于无法获得社会资源,造成经济上的捉襟见肘,无论是创办人还是从业教师,都只能怀抱奉献之心艰难度日。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老师表示受到工资待遇与福利低的困扰。

  今年6月份左右,四家公益机构联合开展了一次北京地区教师情况摸底。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168位老师,除寒暑假外,月工资总额平均为1871.6元,而在寒暑假期间,只有37.5%的老师能拿到平均516元的补贴,剩余的老师则没有任何假期补贴,需要另找短期工作支持基本的生活开销。

  在保障方面,76.8%的老师没有任何社会保险。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人均工资为4672元,是打工子弟教师的2.5倍。

  低福利、低待遇使学校留不住人,学校长期面临教师高流动率的问题。一位打工子弟学校校长坦承,“学校教师每年不下30人次来来走走。”

  2008年,韩嘉玲在做一个香港理工大、北大、社科院合作的项目时,把很大一部分项目经费用于给近一百个老师购买了社保,“当时很多人质疑,为什么把钱花给老师,不给学生,但他们没想过,稳定的教师群体好的老师对学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有了保障,老师流动性大大降低,有一所学校的40多个老师几乎没有流动。“但项目总要结束的,我们也只能做那么多,所以,目前很多过去困扰这些老师的问题仍然存在。”

  ◇缺资源 学生捡瓶子买打印纸

  知行学校的英语教师董丹丹在申请了一笔基金为学生们买了打印机后,学生们要靠卖捡来的瓶子去买打印纸。

  董丹丹是打工子弟学校知行学校的英语老师,大学毕业的她虽然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但同为打工子弟的她一直舍不得离开学校的孩子。她曾向“新公民计划”申请一笔800元小额教师基金用于购买一台打印机,“我们六年级马上就要面临毕业考试,为了让学生多见些题型,我只能自己从网上找题再抄到黑板上让同学们做,特别浪费时间,所以想有一台打印机。”董丹丹向“新公民计划”申请了一笔800元小额教师基金,购买了一台打印机。“买打印纸的钱,我们同学可以通过捡水瓶去换。”

  王录勤是朝阳区某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他的梦想是带给孩子们快乐的“音体美”教育,但他只能拉着自己的二胡给孩子们上音乐课,用垃圾堆里捡来的皮球带孩子们上体育课。

  调查中,有71.8%的老师反映打工子弟学校中教学教研配套设施不足成为他们工作中面临的一大困扰。

  新公民计划教师支持工作的负责人蒋海倩说,“像圆锥、圆柱体模型这类简单的教学用具,在打工子弟学校很难看到。”

  ◇无身份 缺乏社会认同

  一位曾投身打工子弟学校却最终离开的大学毕业生接受采访时说:“收入不高我能忍受,但还有一种感觉就是看不到希望,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困境能得到改变。”他毕业后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没什么多余的钱,也怕同学怜悯我的目光。”两年后,他选择了离开,临行,他没有跟自己的学生告别。在那个暑假结束后开学的当天,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泪流满面。

  此次调查中,69.3%的老师认为低收入、无保障等多种原因造成社会对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认可度低。

  由于一些打工子弟学校本身就无法获得办学资质,这让身在其中的老师甚至不被认为是正式的教师。

  韩嘉玲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对打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这种管理不应该只局限在学校的硬件是否达标,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比如,政府可以规定学校必须与老师签订劳动合同,必须给老师上社保等等。”

  同时,NGO组织可以去帮助学校促成对教师的关注和保障,而学校自己应该有意识承担起改善教师状况的责任。不过她还强调,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去为自己争取正当的权益。

  一位普通市民在谈起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时说:“我觉得全社会都应该关注这些老师,他们在造就人,造就一代一代这个城市的新市民,造就一代一代这个国家的新公民。”

  ■教师心声

  本次调查还征集了老师们的愿望,400多个回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实现教育公平(36.9%)

  “希望可以更平等地对待孩子们,学生在哪儿上学,就在哪儿高考。”

  2.改善学校环境(15.3%)

  “让打工子弟享受一下公立学校学生的待遇,最少也得把教室好好地装修一遍,孩子们能用上起码的教学设施,不像现在学校跟工厂似的。”

  3.提升老师待遇(39.1%)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但我们却没有基本的待遇和保障。工资一直在650-1100元之间,没有任何保险、没有任何合同,住宿还是在外面租的。现在的工资连生活都不够,可是面对我的学生我又舍不得放弃他们,很无奈。”

 

热词:

  • 打工子弟教师
  • 面临四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