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 >

石家庄"新二十四孝"树立身边榜样 弘扬孝德文化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0日 10:3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二十四孝”事迹展出后,群众纷纷前往参观学习。

梅巧娃(右一)向邻居介绍照顾老人的心得。

孙彦平(左)尽心尽力地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

马文文(左)正在为瘫痪在床的婆婆细心擦脸。

王彦芳(左)为80多岁的公公做头部按摩。

       2月5日,农历正月十四,在井陉矿区赵村店幸福家庭人口文化园内,村民们正在排演着传统节目《老娘送闺女》,准备参加矿区正月十五至正月二十的大型文艺演出。这个节目以矿区评选的“新二十四孝”为题材,宣扬新型孝道文化。

       如今,在矿区,“新二十四孝”的感人事迹广为流传:28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孤寡老人的“中国好人”梅巧娃,胜似亲闺女的好儿媳费联风、吴金燕……针对古代二十四孝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社会要求的实际,矿区精选了24个孝老敬亲的典型为“新二十四孝”,以此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时代新风尚。

       感人肺腑的孝义故事

       正值农历正月,万家团圆之际,在井陉矿区赵村店幸福家庭人口文化园内东墙上的矿区“新二十四孝”图文展板前,挤满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和三乡五里走亲访友的人们。“看,这是咱村的吴科学,他还入选了2011年感动矿区十大人物。” “那是西王舍村的梅巧娃,二十八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孤寡老人,了不起。”……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图片,一段段饱含深情的介绍,矿区“新二十四孝”的事迹吸引着众人,也教育着大家,更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群众,并成为传承新型孝道文化的“二传手”和“接力棒”。

       今年28岁的李玫是矿区凤山镇南井沟社区居民,2008年8月结婚。丈夫在山西洗煤厂打工,常年不在家。本家大伯81岁,年老无子,又是抗美援朝老军人,2010年患脑梗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李玫的公婆经商议后,决定让李玫和她丈夫供养老人。李玫通情达理地说:行,我们管,老人毕竟老了,他需要人管,我们管就行了。瘫痪的老人是很难伺候的,而且老人已经80多岁高龄,身体虚弱,给老人喂饭、翻身、端屎端尿、擦身子、洗衣服,还要收拾家里等。在伺候老人的同时,李玫还要管好自己1周岁的孩子,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她从来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每天忙里忙外,把这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49岁的费联风是东王舍社区居民,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丈夫整日早出晚归。公公病重期间,她主动辞去工作回家照顾公婆。她不怕脏不怕累地给公公喂饭,洗脚、剪指甲,把公公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来看待,照顾得无微不至,周围的邻居、朋友都非常敬佩她。公公去世后,她非常理解婆婆失去老伴的痛苦,经常跟婆婆说说笑笑,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哄着婆婆开心。去年冬天,婆婆不慎摔了一跤,摔伤了腿,她对丈夫说:家里有我,我会好好照顾咱娘的,你就放心地去工作吧。为婆婆端屎接尿,从不嫌脏,晚上跟婆婆睡在一起,毫无怨言。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一天天地好起来,逢人便夸:俺这个媳妇真是比亲闺女还孝顺呢!

       矿区南井沟社区居民吴金燕的公公去年去世后,婆婆整天沉默寡言,好长一段时间就在炕上躺着,茶不思饭不想。吴金燕看在眼中,急在心里。这怎么办啊?要是照这样下去,非拖出病来不可。这时,有人上门给婆婆提亲,想让她改嫁。当时的金燕心里也想不通,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闲得没事干,好像我们对婆婆不好似的……可看到老人每天那样的精神状态,金燕心里也难受。觉得给婆婆换个环境,也许就会好起来,做子女的应该让老人晚年过得幸福。她做好丈夫的工作后,夫妻两人多次做婆婆的工作,婆婆最终答应了孩子们再婚……婆婆再婚后,对方的人品、家庭都挺好,两家人和一家人一样,婆婆的脸上也终于有了笑模样。她的所作所为得到了村民的好评,被村里人称为婆婆的好儿媳。

       “新二十四孝”中,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新二十四孝”中的典型人物,他们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亲人照顾,更在精神上对老人体贴入微,堪称新时代孝义之家的代表。

热词:

  • 雷锋
  • 雷锋纪念馆
  • 抚顺
  • 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