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武汉市多家机构联手开展自闭症患儿免费干预治疗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2日 10: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公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10月19日,由武汉团市委、湖北省心理咨询协会、曹萍心理咨询工作室、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心理中心、新浪网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让阳光照进心灵”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行动正式启动,首批10名自闭症患儿将在曹萍心理咨询工作室接受为期2个月的全天候免费干预治疗。

  启动仪式上,来自武汉地区的部分心理咨询专家就儿童孤独症的机理与治疗理念演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随后,曹萍心理咨询工作室与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心理中心签订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运用KBTF心理优化模式干预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研究。

  据介绍,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也称儿童自闭症。据保守估计,在我国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数量高达100万以上。仅武汉市,每年被确诊为孤独症的患儿就超过1000例。然而,由于康复援助资源的稀缺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这一病症被社会喻为“精神癌症”。很多患儿家长在辗转求助了多家培训矫正机构后陷入绝望,最终选择了放弃。

  孤独症真的是“精神癌症”吗?曹萍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创始人,高级心理咨询师曹萍予以坚决否认。她说,之所以形成如此让人痛心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绝大多数矫治机构在治疗理念上存在误区。长期以来,“孤独症”被业界认为是一种单纯的生物学损害。基于这一认知而延伸的各种干预方法都如同对肺炎患者时只“退烧”不“消炎”,无法从根本上治疗改善病情。据介绍,经过十多年的临床总结,曹萍医生发现,孤独症的内因是心理环境引起的,只要对患儿的心理环境从整体上进行优化,就能逐步消除病症的生物学基础,使其最终重返社会。

  令人欣喜的是,曹萍医生的这一“非主流”观点近日终于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的支持。今年8月16日,卫生部办公厅向全国医疗机构印发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文件首次指出,儿童孤独症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曹萍医生表示,此次开展的公益活动就是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孤独症,让阳光能够照进孤独症儿童紧闭的心灵。

  据介绍,首批获免费治疗的患儿将进行两个月的KBTF心理优化模式干预培训。该模式将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曹萍心理咨询工作室研发的心理测评系统,制定个性化的海豚音(乐)治疗方案,内容包括精神分析法,催眠术,行为矫正,瑜珈,体育运动,绘画等,全面改善患儿在语言、交流、感知觉及运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心理中心将全程跟踪记录病程并形成相关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