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2日 09:4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公益时报
《公益时报》:作为最知名的教育公益项目之一,希望工程致力于“保障教育起点公平”,您有什么看法?
贾西津:实际上,这个应该是政府尽责的。当政府没有尽到责任的时候,社会有两种补救方式,一种是我直接来提供,另一种是我要求政府你要尽到你的责任。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希望工程做的是前者,在当时背景下,它所做到的、建立的模式对于社会的贡献都是有很大很积极的作用的,包括带动了慈善理念,创造了参与的模式,推动了公众的认知。
但是,确实这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方式。社会的参与应该更多的去创新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新的资源运作模式,而不是简简单单地作为一种资金的补充。希望工程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在当时,希望工程给我们提供的经验非常多,但我们还有很多缺失的地方,比如倡导,比如创新教育的理念模式,特别是在教育体制比较僵化的时候,民间能够创造一些新生的教育模式,比提供资源更为重要。
《公益时报》:对于政府和NGO力量的配合,曾有很多探讨。对于震后160所希望小学由青基会捐助、政府配套资金建设,您怎样看?
贾西津:教育本身是公共投入中非常大的一项,中国的投入是非常不足的。另一方面做什么,怎么去投,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是不是它能基于本土的需求,能够有一个本土的参与性,这样一个投入机制很重要。资源由谁来使用,这些资源的后续运作、管理,对于需求的满足,谁是主体,当地的需求,更有能力、更有权力去使用资源,这是更重要的。
《公益时报》:教育依然是吸纳捐款的最大领域,与希望小学类似,其他的教育公益项目,是否也面临资源配置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这些民间善款?
贾西津:会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国际上也是普遍存在的。资源的供给与资源的使用之间不会特别好的匹配起来,所以说模式就很重要。有些模式,它就更侧重在资源的给予或者硬件的设施建设、资金的救助;有些模式就会改进,会更侧重在教育理念、当地的本土需求、资源使用的效率。这些模式本身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公益时报》:灾后重建政府的力度非常大,而一些企业的定向捐赠导致资源过于集中。这样的情况您怎么看?
贾西津:首先还是政府给自身的定位问题。一个良性的模式是政府应该使用他自己的税收资源,去完成最基本的需求,比如卫生安全,比如生命的保障。政府把所有重建的资源都统筹起来,肯定会产生比它的效果更大的问题。在国际上,这种重建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如果你不重视社区的价值,你重建的会是一个死社区。
政府统一协调社会一切资源并不是一个好的模式,应该在政府尽到基本责任的时候,积极让社会组织作为一个主体,来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建设。尽管看起来它建的东西不是那么有序,但是这种社区是活的,长期而言,这种社区能够运行下去,所产生的后效应会越来越好。所以政府统一建立模式问题是挺大的。
《公益时报》:对于灾后重建中,政府与NGO力量的配合,您有什么建议?
贾西津:汶川仍然有比较大的集中式建设的问题,但没有玉树的问题这么突出。
实际上,重建中民间力量被排除在外,这与社区建设的理念是相反的。从台湾经验来看,重建方案很多样,有大量可以借鉴的东西,而我们借鉴的还不够。在台湾,灾后重建中政府起到一个协助资源配置的作用,比如台湾灾后重建的基金是民间组织来使用的。在台湾的社区恢复里面,他们很重视原住民的价值。
怎么在重建过程中去尊重文化,体现个体性,不亚于给人们提供衣食这种保障的重要程度,否则后面的发展就很困难。
而在四川和玉树的重建中,资格变成了比能力更显要的障碍。如果能让NGO开放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能力不足,其实是个好事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一批NGO成长成熟起来。实际上,在四川也好,玉树也好,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最大困难是资质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