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非公募基金 要跨三道坎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5日 09: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阅读提示】

  有人会认为花钱难吗?

  有,正是这一批从事公益事业的基金会工作人员。

  近日,他们汇聚京城,在第二届非公募基金会论坛上激辩基金会治理之道、散财之道。钱要怎么花,谁该说了算;如何保证基金会透明度;基金会运作专业化程度低,面临人才瓶颈又应如何化解……

  种种问题,都成为论坛上热议的话题。

  在公益慈善领域,非公募基金会作为一支生力军,近年来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全国共有非公募基金会927家,占基金会总数48%。

  所谓“非公募基金会”,是指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不再是襁褓中的婴儿,已经开始试着下地走路,正在茁壮成长。”万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晓东说。

  但是,非公募基金会仍避免不了“成长的烦恼”。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岳说,大部分非公募基金会内部控制和管理力量薄弱,公益项目难见成效。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会影响整个公益事业的发展。

  “钱是谁找来的,谁就说了算”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从业者抱怨非公募基金会缺乏独立性。有的发起人和捐赠人采取各种方式直接控制基金会的决策和活动,导致基金会缺乏活力或商业色彩浓厚;有的财务不独立,不具备一个独立组织的基本形态。

  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认为,这反映了目前非公募基金会的一种“钱是谁找来的,谁就说了算”的状态。

  据介绍,国内八成以上非公募基金会处于资金引入者主导的内部治理阶段。

  论坛发布的《2009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解释道,资金是非公募基金会必要的生存基础,因此,非公募基金会对资金引入者存在高度依赖,这是造成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引入者主导内部决策的重要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法律监督不到位、行业自律差、社会问责缺失等对这种局面的形成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基金会没有独立治理,其公信力就会大大减弱。”与会人士普遍认为。

  要解决这一烦恼, 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说,非公募基金会须建立起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治理结构。业务主管单位干预较少,出资人干涉较少,独立才有保障。否则,基金会就算“先天”条件再好,也会被“后天不良”糟蹋。

  在康晓光看来,外部的竞争、问责等,对于公益机构的独立是一道“防火墙”。把外界的力量和内部自我完善的冲动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更有利于非公募基金会健康成长。

  信息披露不够,缺少公众监督

  在公益慈善领域,无论是公募基金会还是非公募基金会,缺乏透明的“玻璃钱袋”是个普遍现象。

  据基金会中心网统计,截至2009年末,全国公募基金会披露年度报告的仅占30.4%,披露财务报告的占28%。

  而一项对65家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的调查显示,完整披露运营行为及核心信息的仅占9%。该调查责任人、北京瑞森德管理顾问公司总裁段德峰说,为了应付政府年检,获取捐赠资金,几乎所有机构对政府和捐赠者的信息披露都是及时和完备的。但对其他利益相关方如公众、媒体等,88%的机构选择有所保留地披露或不披露。

  信息不公开,非公募基金会的善款使用,就缺乏社会公众监督,容易陷入慈善“黑箱”。正因为如此,公众对基金会行业的认知度也非常低。

  万通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担忧,长此以往,公益基金会可能会沦为某些企业套利或者资产处置的手段。

  段德峰分析,部分基金会漠视披露的法律义务、发起人或管理层抱有低调慈善意愿;资金来源单一造成募捐市场缺乏竞争力、缺乏民间第三方监督和评估机制、整个行业自律机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有效的信息披露标准等是现阶段制约非公募基金会成为“玻璃钱袋”的原因。

  徐永光认为,基金会只有做成“玻璃口袋”,捐赠人才会给你捐款。未来的基金会能不能做大,不是看你的政府背景、企业背景,而是看你是不是透明。

  杨岳指出,作为登记管理社会组织和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政府部门,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今后将继续增加信息公开渠道等措施加强对基金会的培育。

  人才匮乏,专业化程度低

  在记者的调查中,一些企业捐赠人对捐款给非公募基金会积极性不高,心存顾虑,主要还在于担忧基金会能否实现善款效用最大化而不浪费。

  “绝大部分非公募基金会都面临着能力建设的困境,对内表现为缺乏合理治理、组织效率低下、公益服务效果不明显。对外显现为社会公信力不强,难以获得捐赠人、公众和政府的信任,致使其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社会的影响力还不够高。”杨岳表示。

  基金会运作的专业化程度低,也成为基金会从业人士的共识。

  专家指出,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因素在于支持性资源匮乏,比如人才、培训、管理、政策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整个“公益生态链”中人才资源匮乏。

  《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一位业内人士计算说:若以非公募基金会成立原始资金的最低标准200万元计算,当年起码要支出16万元,那么用于员工工资和行政支出只能是1.6万元。而一般来讲,维持一个基金会的运作至少需要2—3人。

  待遇低制约了高级人才的加入,这也直接制约了规模不大的基金会机构管理专业化、运作透明化、项目执行高效化的发展之路。

  许多企业家意识到了这一点。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呼吁,若要使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将公益事业作为职业目标,就需要提高待遇,有尊严地做公益,并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化教育。

  此外,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也是引发企业捐赠顾虑的重要原因。现阶段,政府部门只有对基金会机构的评估标准,却缺乏对项目即善款使用效益的评估标准;而民间第三方评估标准又五花八门,没有公认权威的统一标准,不利于捐赠方与基金会形成共识。

  “虽然成长的烦恼很多,但总是在长个,相信每个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这是许多基金会从业人员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