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富人救助小动物”背后的畸形投影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0日 11:1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国际在线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从行善的视角,无论救助对象是谁、出钱是多是寡,都彰显了捐赠者的一份爱心。可是我们看到,这则新闻还是激起了一阵口水涟漪。从表面上看,或许是当事人颇显拉风的豪车,引发了人们不甚健康的仇富心理所致,但往深处看,分明是当下社会慈善事业现状的一种畸形投影。

  一系列诸如“诈捐门”风波无不反照出,昭示爱心的慈善业已“娱乐化”,更是被搞得乌烟瘴气。难怪有网友不无黑色幽默的讽刺道,“换了我,也宁可救助小动物!” 此言虽是有失偏颇,但也至少反映了我们慈善事业在公众心目中的不甚美好的形象。

  其实,抛开我们慈善事业组织形式和体系存在的问题不谈,单从其屡屡失去本来面目的事实来看,更是烘托出社会诚信的隐疾。倒不是说,我们的社会风气及慈善现状,已经到了公信全无的地步,但“诈捐门”、“巴比宴”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社会诚信基石几近崩裂。

  可以说,我们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物欲横流的“惟物质不光荣”观念已深入人心, 诸如“拾金不昧反遭恶报”、“畏于恶报不敢捡钱”等社会怪诞剧的一再上演,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整体道德体系的瓦解,令我们的社会处于零度道德边缘,试问如此语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能不为猜疑和防范所裹挟吗?

  由此看来,貌似平常的“富人救助小动物”,其实并不寻常,背后更是我们畸形社会诚信为背景的慈善生态投影。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社会互信这一基础。换个角度说,什么时候“富人救助小动物”不再成为新闻,才说明这两方面的关系不再纠结,理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