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爱公益 中国网络电视台公益台 >

坎昆大会排放2.5万吨CO2 污染强度堪比一国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0日 10: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坎昆大会排2.5万吨CO2

  坎昆气候会议·现场

  ●排放强度相当于一个国家 ●分量是去年哥本哈根五倍

  尽管已经准备收官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但其碳排放量超乎想象却是不争的事实。据英国《每日邮报》8日报道,作为东道主的墨西哥当地时间7日晚承认,此次大会预计将产生2.5万吨二氧化碳(CO2)。

  2.5万吨二氧化碳是怎样的概念呢?它相当于一个中等面积的非洲国家在同样两周时间里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也就是说这场云集1.5万名各国代表、耗资约4300万英镑(约合4.5亿元人民币)的大会的污染程度与索马里或马里共和国差不多。

  据介绍,这2.5万吨二氧化碳包括与会代表们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以及住宿和饮食等方方面面制造的温室气体数量。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总共制造了大约5000吨二氧化碳,因为很多代表不需要乘坐飞机前往。

  东道主墨西哥承诺,将通过植树和补助农民(以防止他们为生计砍伐森林)抵消这2.5万吨二氧化碳,以期达到碳中和。

  另外,墨西哥方还称,会场产生的所有垃圾都得到了良好的分类,部分可获循环利用,且连接主会场月亮宫和分会场坎昆Messe会展中心的穿梭巴士都是生物柴油驱动的。

  不过,《每日邮报》指出,这些垃圾在获循环利用前,必须被运送至800英里(约1287公里)以外的墨西哥城垃圾循环利用机构。

  大会不环保四宗罪

  1 冷气开太足

  在坎昆期间,新快报记者注意到,无论是会议中心内、穿梭巴士上还是酒店餐厅中,空调仿佛不要电似地呼呼狂吹。令人觉得讽刺的是,墨西哥此前还呼吁过与会者穿便装与会以便提高空调温度,现在主办方把冷气开这么足,与会者不穿西装外套入场也不行啊!

  2 安检兜大圈

  明明从酒店区直接前往月亮宫是最近路线,主办方偏偏要每天用穿梭巴士把所有人拉到坎昆Messe会展中心安检,然后再绕个大圈去开会,每晚再绕个大圈回酒店。

  3 垃圾分类疑表面功夫

  会场内的垃圾分类箱很细心地把垃圾分成五六类,感觉很环保,但据一名新加坡青年观察员透露,每天晚上这些被与会者精心分类过的垃圾都会被混在一个大垃圾箱里一起运走,这不是面子工程么?垃圾分类箱上只有西班牙文,记者每次都很努力地比对上面的图形、认真做分类——实在太欺骗人感情了!

  4 有电邮不用狂派传单

  一些活动,例如前两天参加的墨西哥美食品尝会,大会没有提前给我们发邮件通知,而是在会场里派发传单,宣传效率低同时也浪费纸张,其实大会都有与会记者的邮箱地址,但平时只是发发新闻通稿,并没有更好地利用。

  中国表态

  四点建议给力坎昆会议

  据新华社电 8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上发言称,中方坚定支持坎昆会议按照巴厘路线图达成全面、均衡的成果。他表示,中国政府提出以下四点建议助推大会达成积极成果——

  一是坚持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为基础。特别是要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关心的《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成果。

  二是坚持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发展中国家也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三是坚持以加强合作为途径。发达国家要通过国际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中国将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国家和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是坚持以切实行动为保障。《议定书》发达国家应努力完成第一承诺期确定的减排任务,并在第二承诺期进一步承担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非《议定书》发达国家应在《公约》下承担可比的减排指标,并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承诺。发展中国家也要根据国情和能力,采取自愿有效的适应和减缓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坎昆十日谈第十日

  相见时难别亦难 彻夜商谈代表残

  坎昆8日的夕阳沉入加勒比海之际,北京9日的朝阳刚刚升起,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人们将失望却又意料之中地发现,大会即将进入收官阶段,但会谈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波士顿环球报》8日指出,这是造就目前局面的所有与会国代表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他们彻夜商谈,指望至少在部分议题上达成妥协。这些最有希望挽回大会颜面的议题包括资金支持。

  大家都学会降低了期望值,于是,一笔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而打造的“绿色基金”成为大会的头号目标。只是,即便是这个相比较减排协议的“便宜目标”,依旧充满了相互质疑与不确定性。

  在发展中国家看来,“绿色基金”相比较援助更应该是发达国家就其在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的碳排放对前者做出的补偿。它们认为《哥本哈根协定》建立的2020年前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助太少,提议应该让发达国家拿出年度GDP的1.5%,也就是6000亿美元。

  发达国家则认为这是“漫天要价”,而且在对本国政府是否应该出这笔资金的大头的问题含糊其辞。

  一年才打开一次的谈判大门即将关闭,坎昆,你会带来惊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