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扶贫助学12年 尽我一生为凉山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0日 11:2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有一种呼唤,来自内心,很难抗拒。自从走进凉山,我听到了那声音,我唯有放下一切,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无论在路上遭遇什么,一生无悔,一生无憾。

  ——张俊兰

  她是一名普通的记者,却坚持扶贫助学12年。

  12年来,她受社会各界委托在四川凉山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投入的扶贫助学资金超过1000万,她也曾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她,就是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

  结缘凉山

  从12年前说起。1997年,中国记协、国务院扶贫开发办、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组建起“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分赴贵州、宁夏、四川等地的贫困地区,开展“新闻扶贫”活动。张俊兰成为一员,奔赴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始了与凉山的不解之缘。

  当年8月,采访团开始深入彝族乡村采访。一路上,不时可见村民们住在低矮窄小、四面透风的土屋或茅屋里。在布拖县瓦都乡菲铁村,张俊兰看到里谷一家人正在地里忙碌,他家的年收入仅有200元。

  心情沉重的她问当地扶贫办的一位同志:“您认为我们能够在本世纪内消灭贫困吗?”对方没能给出肯定的回答。张俊兰在心里发誓:“尽此一生为凉山乡亲们脱贫而努力。”

  合力扶贫

  返回天津以后,张俊兰通宵写作,发表了长达万字的“凉山纪行”系列报道。

  自从“凉山纪行”发表的那一天起,她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个不停,读者来信也经常在办公桌上堆成小山。年过七旬的老人来了,捐出节衣缩食省下的养老金;贫困山区蓟县的农民来了,带来的大纸包里装满了几角几元的捐款,分分角角加在一起共有5000多元……

  张俊兰和报社同事们含泪收下一笔笔善款,同时也与读者并肩成为第一批捐献者。他们将每一笔捐款捐物登记入账,写工作日志、跟踪报道……下班以后,张俊兰留在办公室,一针一线缝制邮包、邮袋,把读者捐献的衣物、文具装进纸箱,第二天一早便送到邮局,寄往凉山。

  1998年1月,张俊兰第2次启程赴凉山。她的背包里装有一张金额16万多元的银行汇票——这是筹建希望小学的建校资金。同年8月,她第3次来到凉山时,一座崭新的校舍已经矗立在布拖县亚河村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300多个彝族孩子终于告别了昔日四面透风的教学楼,坐进温暖明亮的教室。

  张俊兰为凉山所做的一切感动了海外华人。2002年10月,她为贫困学生送上了来自海外慈善家的第一笔捐赠。从那时至今,她每年如期抵达凉山,为一批又一批学生送上奖助学金,为贫困家庭和遭灾的农牧民送上扶贫资金和物资。

  2006年9月,在张俊兰和海外慈善家的奔忙下,凉山第一个孤儿班建立,布拖县木尔乡50个7至11岁的学龄孤儿成为住宿制学生。

  无愧我心

  12年来,究竟付出多少艰辛,张俊兰自己也说不清了。

  行走在凉山的山路上,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从布拖县到金阳县的公路,许多路段窄到只能容纳一辆车,车轱轳几乎擦着悬崖边走,悬崖下就是金沙江。2007年,张俊兰与同伴乘坐的车子在攀爬陡坡时忽然失控,差点翻入河中。

  每次出发,总会把忧虑留给亲人,牵挂女儿也让她暗自垂泣。但张俊兰没有放弃,面对贫困境遇中的生命,她无法转过身去。

  在张俊兰家里,放着厚厚几大本账目。张俊兰工作中恪守一个原则:每一笔捐赠,无论多和少,都必须回复捐助者。

  12年过去了,早期受到资助的凉山孩子已长大成人,他们回到家乡成为教师、成为护士、成为各行业的骨干。现在,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考入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读书深造。

  12年了,点点滴滴的付出都化作星星点点的希望,播撒在了凉山的土地上。张俊兰知道,自己将一如既往地把这件事做下去:一直做到无须再做的那一天,一直做到不能再做的那一天——无须再做的那一天就是凉山脱贫的那一天,不能再做的那一天就是自己生命终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