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6日 14: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公益时报
![]() |
昨天下午3点40分,天色阴郁。可杭州525路下沙公交站对面的公厕却热闹非常。
拿着报纸寻觅而来的学生,捧着日用品的热心市民,还有早就架起了长枪短炮的各路媒体,3平方米的小屋子外,人,络绎不绝。
大家都在等一个人:本报昨天A8版的小主人公谭嘉雯,今年7岁半,一个与外公(依照当地习俗,女孩管外公叫爷爷)一起住在公厕,却以满足的笑容感染了许多人的小姑娘。
离下课正好一小时,谭嘉雯出现了,穿着校服,身体单薄。她一蹦一跳地欢快走来,满脸都是微博上那张被疯转的照片中熟悉的笑意。
可是当她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在她身上时——瞬间,那撩动了微博上无数人心弦的笑容,突然消失了。
面对关注,小嘉雯“藏”起了笑容
小嘉雯可能是吓着了,她径直走到了屋子里,似乎有些惧怕屋外关注的目光与询问。
对她来说,只有坐在床上的爷爷能让她觉得熟悉。她熟练地坐上床,那里铺着一床棉被和一个绒毛玩具。旁边的椅子上放着一只锅子,里面还盛着吃剩的粥。
小嘉雯放下书包,把作业本一样样地拿出来,转过头跟爷爷轻声细语地交谈着。小嘉雯的书包图案是粉色的美羊羊。“这只书包是她妈妈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候买给她的。”谭大伯边说,边翻找着她的文具,“铅笔盒没有,这些笔都是她自己买的。我每天早上会给她三块钱买早餐,她有时候就省下来,买文具。”
聊了一会儿,她下床拿起床下的小凳子和作业本,来到公厕外的人行道上。这里放着一张破损的旧椅子,海绵从红色的坐垫下露了出来。小嘉雯收拾了椅子上的报纸,没有发现那上面正登着她的照片。
她写得很认真,丝毫没有被周围嘈杂的环境所影响。哪怕是记者与她交流时,她仍低着头,边写作业,边回答,只是速度放慢了些。
镜头一直在劝导孩子能再绽放一次笑容,可小嘉雯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面对着陌生的话筒,她变得很紧张,“头发是我自己扎的,衣服爷爷洗,有时候我自己也洗。”
只有当记者问起爸爸妈妈,小嘉雯紧张的表情才有了变化,语气中带着思念:“想。我很想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一起在老家生活。有时候就只能跟他们打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