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为提高公众对遗体捐献的了解,表达对捐赠者的尊敬与纪念,本市计划将清明节前一周的周六或周日定为遗体捐献者哀悼日。这是记者昨天从北京市红十字会获悉的。
解剖课前先默哀
我国的遗体捐献采取自愿原则,主要用于医学解剖和教学科研。目前本市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设在三家医学院,包括协和医学院、北大医学部和首都医科大学。
从1999年到2010年底,本市累计有12516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其中6508人办理了公证,1088人实现了遗体捐献,2009年全市实现捐献114人,2010年增加至146人。目前捐献遗体登记者主要是海归、医务人员和大学生,这其中最小的只有2岁,最大的104岁。
这些遗体初步缓解了本市医疗教学遗体资源的紧张局面,但是在大部分医学院,教学遗体仍然面临“断顿儿”的危险。据首都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主任王卫介绍,今年他们已经接收了12例遗体,2010年全年共接收35例,加上目前的库存,只够用两年。
为了表达对这些捐献者的尊敬,每年清明节前后,三所医学院的学生都会来到位于长青园的生命纪念碑前,举行哀思会。在平日,协和、首都医科大、北大医学部的学生课前都会向“大体老师”(注:医学院学生对遗体的亲切称呼)默哀致敬。在捐献登记站,首都医科大学专门设立了告别室,北大医学部还在遗体告别室里建立纪念墙,在其中放上水晶盒子,存放志愿者的衣物、图片等,让家属定时参观悼念。
“遗体捐献者日”源于一份调查
尽管近年来遗体捐献数量持续增加,但公众对于遗体捐献的了解程度仍然不容乐观,很多市民甚至不知道遗体捐献的机构和程序,面临“捐献无门”的苦恼。有医学院工作人员还表示:“每年只有在清明前后,市民对遗体捐献工作关注度较高,咨询量和登记量猛增,过了那阵就冷冷清清了。”
为此,市红十字会、北京解剖学会和北大医学部等三所医学院校商议,初步将清明节前一周的周六或周日定为本市遗体捐献者哀悼日,时间为上午10时。届时,医务工作者、家属等可自行集中在长青园内进行哀悼。设立哀悼日的草案预计9月出台,并报主管单位批准,如果顺利将从明年开始执行。
北京解剖学会理事长唐军民介绍,为遗体捐献者建立纪念日,在国外已有先例,而他们的这个想法源于一份北大学生的调查报告。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几位学生在假期做了一份关于“公众对遗体捐献看法”的调查,并写出一篇1.5万字的论文,建议建立“遗体捐献者哀悼日”,提高全社会对这一事业的关注。
在今年3月27日长青园的哀思会上,北京解剖学会公开展示“设立遗体捐献者哀悼日”的倡议书并打出横幅,不到2个小时,就有300多人签名表示支持。
“申请表”改为“志愿表”
与设立哀悼日同步,市红会还计划将遗体捐献“申请表”应该改为“志愿表”。唐军民认为捐献遗体是一件自愿参加的崇高行为,改为“志愿”二字更加准确也更加人性化。登记表中部分条款也要补充或者修改、删除,比如目前实行先登记再公证后捐献的程序,可有些人去世之前未填写志愿捐献登记表,去世后立下遗嘱捐献遗体,这种情况也应该纳入考虑范围并为之设立相关程序。
本市1999年出台了《北京市接受志愿捐献遗体暂行办法》,已经“暂行”了12年。唐军民呼吁,许多国家甚至是我国的上海均有遗体捐献法规,北京也应提高到地方法地位,而且应把志愿者亲属待遇、优惠政策、遗体不能作商业用途等内容都以法规形式予以确立。
此外,今年市红会计划对《生命》纪念碑进行整修和翻新,主碑将竖立起来并且放大,卧于地面的墓碑将换成醒目的大理石,逝者名字将采用贴金手法镌刻。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