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人民论坛记者:您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和“随手送书下乡”的微公益活动影响已经很大了,现在效果如何?
于建嵘:“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改变了中国人对乞讨儿童这件事情的看法或者说是观念,原来大家认为儿童乞讨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并不认为违法,现在大家能认识到这样做是违法的,每个人都有能力解救他们,这是这个活动最大的一个效果。我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杜绝一切儿童乞讨,让所有乞讨儿童都回到学校,这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基本常识。
“随手送书下乡”活动的成效也非常明显,现在北京地区及全国已有几十个图书收集点,接收了全国网友送来的大量图书。这项活动的开展甚至带动了一些单位、企业、媒体都参与到送书的公益活动中来,比如《中国体育》现在也在以我们的名义送书下乡。
人民论坛记者:在实践中,您认为微博公益长远发展下去还存在哪些问题?
于建嵘:微博公益一定要把好关,我的建议一是不要做得太大,要在可以管理的范围内开展,千万不能盲目贪大,太大的话资金问题难以解决。
二是政府心态要开放。这个很重要,政府面对微博,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公信力、号召力,想利用微博做公益绝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个认同的问题,要相信民众是有判断力的。微博这种新媒体产品,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偏差,比如可能会有人利用微博行骗,但总体上要相信百姓有自我选择的能力和空间,微博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当然,政府也可以做一些监管。
三是要注重实用性。我的两个微博的注册名称上都有“随手”二字,是因为我要倡导举手之劳,不能把这种活动当成一种负担,包括不能成为发起人及网友的负担,不能因为微博的小善举,而让个人及网友拼着命去干政府要做的事。“随手”意在举手之劳,不能给个人和网友太大的压力,这是做微博公益最关键的问题。
四是微博公益提倡的是公益委托。公益委托,打个比方,有位网友想捐书,但一是不知道哪方面的书合适,二是没有时间去购买,就委托我们来操作。公益委托不搞公募也不是私募,志愿者之间只是一个委托关系,做做举手之劳的平民公益。
人民论坛记者:您做微博公益的体会是?
于建嵘:在微博公益的实践过程中,我觉得,微博是个很好的信息交流的平台,有很大的交流性和互动性,中国人并不缺乏爱心,只是以前没有这么好的平台,再加上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公众的爱心无法释放,而微博的兴起,使公众的爱心得到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