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来北京6年了,9岁的孙文慧去过的地方只有天安门和苹果园,而后者就成了她眼中“最繁华的地方”。
她在五里坨小学念书。那里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最西边的城乡接合部,距离这所学校最近的地铁站就是苹果园。从五里坨小学到苹果园,用孙文慧的话说是“进一次城”,需要40分钟的行车路程。
虽然是所公办学校,但五里坨小学的生源构成一直比较复杂,其中来自外地的孩子就占到65%。孙文慧所在的班级是三年级一班,已在该校执教20年的陈学梅是她的班主任。班上一共有23个孩子,其中14个来自外地。
陈学梅说,在这里,每个外地的孩子都有不一样的经历,尽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流动儿童”。
“最想考的大学”是小学附近的一所中学
老家在山西的孙文慧3岁那年,随父母一起来到北京。
仅有的两次出门经历,让文慧对北京更多的印象还停留在想象之中。一说到苹果园,她立即从凳子上站起来,“我真的特别喜欢苹果园,那里有很多好吃、好玩的!”
那一次,妈妈要去苹果园买东西,就拉着她一起去。一直住在农村的文慧头一回见到“那么多高楼”,她说自己当时很害怕,“就抓着妈妈的手,不敢松开,怕迷路了。”
至今她还以为,苹果园就是北京“最繁华的地方”,“要是妈妈能再带我去一次就好了。” 说到这儿她坐下来,低下头说,“他们都太忙了,没时间带我出去玩。”
孙文慧的父母都在学校附近的市场做生意,一个卖香肠,一个卖水果,俩人每天回家几乎没有早过夜里12点的。她是家里的老大,父母不在家时,就由她看护6岁的妹妹和5岁的弟弟。
弟弟妹妹调皮,并不听从这个只比自己大三四岁姐姐的管教,“我管不住他们,一说他们,他们就哭,他们一哭,我也哭。”
比起孙文慧,老家四川的高欣宇要幸运得多:“我去过‘鸟巢'、故宫、天安门,还有长城,长城我都爬到顶了!”
聊起将来的梦想,围坐在一起的孩子们开始有些不守规矩,不举手便说了起来。王子晨是其中一名来自北京当地的学生,他抢着说,“我要考最好的大学!”
“我也要考,也是最好的!我要考京源(京源中学,石景山区的一所重点中学)。”高欣宇说。
坐在一旁的王子晨扑哧一笑,站起来指着高欣宇,红着脸纠正道,“不是!那是中学,不是大学,最好的大学当然是清华、北大。”
然而,这两个名字对高欣宇来说,却十分陌生。一脸茫然的他讪讪地说:“我没去过,我哥也没跟我说这个……”
在高欣宇的世界里,他的表哥几乎就是他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他说,“表哥就跟我说最好的学校是京源,没提过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