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中国社工人才的去与留 善心能否成为职业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9日 15: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公益时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北京社工报考热度加大-不少报考学生表示因有望获得北京户口

    [导读]深圳市社工协会秘书长李光明认为,社工是一个高情感、高能量付出的行业,凝聚了许多道德高尚、富有爱心的社会精英,需要承受的负面情绪很大,应该有恰当的岗位设置、人员配比以及较高而稳定的薪酬待遇,让社工成为太阳下受尊重的职业

       中国社工人才的去与留

       30岁的社会工作者上官旭峰,勇敢地走上着名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找寻真爱,他看起来温和宽厚,让人第一眼印象不错,一见面,场上24位女嘉宾有21位为他留灯。

    上官是民间NGO组织的国际项目官员,曾留学克罗地亚。其中关于他参与非洲援助项目的影像,激起女嘉宾们纷纷滔滔不绝地表达各种赞美和公益理想。可是到了第二轮“情感经历”环节,形势急转直下,从小家庭条件不好,月薪3000出头,无房无车……灭灯的声音此起彼伏,只余两盏灯。不过最后,还是有一位执着的女嘉宾坚持留灯,并与他最终牵手成功。上官和他所在机构事后婉拒了记者采访。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一份工作是社工。在国外,社工被誉为“社会工程师”,具有极高的美誉度和社会地位,他们活跃在各个政府机构和民间阶层、医疗、教育、社区、法律等不同领域,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帮助的首要考虑因素。

       然而在中国,这一群体却并不为广大公众所认知,甚至很难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中国社工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隶属于哪些机构?为什么人服务?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能回答这些问题的人寥寥无几。为此,《公益时报》走进中国社工群体,探访他们的真实现状。

       “我们毕业后是拿工资的雷锋”

       就读于北京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三的学生王钰向记者介绍,社工专业是学校里最具特色的重点专业,招生介绍和宣传海报在教学楼的墙面上比比皆是,上面书写着就读社工专业的美好前景。然而,高调的宣传和强大的招生力度却无法从根本感染高考生们的就读选择。大部分社工专业的学生是调剂而来的,并非第一志愿。

    这只是中国所有开设社工专业高校招生的一个缩影。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是南京市较早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校,该校从事社会工作教学多年的副教授崔效辉介绍,“其实早在几年前,就读社工专业的同学,几乎都是第一志愿没有录取后调剂过来的。有时候学期上到一半,学生就已经少了很多。”

    大部分社工系的学生在就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会讲些什么,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就业前景和待遇如何。王钰和同学们认为,自己的专业和社会学异曲同工,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了一些社会学专业的知识、社会工作的理论指导以及一些与心理、教育相关的课程教育。“社工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在学校里都特别容易辨认,”王钰说,“最有善心的就是这些人,一眼便知。”

    在学校里,社工系的学生接收到最多的理念便是“助人自助”--不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去直接帮助别人,而是开启被助对象自己救助自己的力量。经过这样的理念灌输,学生和老师们首先便会把他们实践在同学们身上。然而,即便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群体,却改变不了他们对于未来的迷茫。

    “有人概括了一下我们毕业以后的职业前景,叫做--拿工资的雷锋。但从师兄师姐的就业反馈来看,当雷锋并不是件容易事,而且工资还非常低。”王钰说。

    社工专业的教学分为几个方向,包括社区工作、学校工作例如学生心理辅导、医院工作例如医患关系调解等,因此,考公务员进入政府机构、到社区、学校以及医院和民间NGO组织都是他们就业的途径。然而,从老师们以及毕业生带来的职业未来描述来看,辛苦、压力大、工资低几乎是几个必然的要素,这也使得该专业毕业生从事对口职业的比率持续低迷。

    从社会的需求程度来看,社工无疑是一份朝阳职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显示,到2015年,我国要培养200万社会工作人才,2020年要达到300万名。目前我国的社工数量在20万左右,这意味着未来三五年我国在社工数量方面还有180万的缺口。

    面对大量的人才需求,国内不少高校都率先做出了回应。据2012年2月上海发布的2012年度预警专业显示,社会工作排在第一位。为此,约280所高校都开设了社工专业,用于培养社工人才输送至有需求的机构。

    然而,中华女子学院社工系院长矫杨告诉记者,虽然每年学生最终签约率都很好,但最终选择对口专业的学生却还不到一半。“即便在社区、公益机构、医院或者学校担任了社工,对一些人来讲也是权宜之计,不会长久。”

    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的崔教授也表示,从他多年跟踪学校社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对口就业的学生大概占总数30%多。“其他很多学校连25%都不到。”

    一方面在扩大招生,另一方面却无法阻止社工人才的流失,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热词:

  • CNTV
  • 爱公益
  • 公益
  • 社工人才
  • 职业社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