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马鬃山下写忠诚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4日 10: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组建50年来,甘肃省军区东风泉边防连一代代官兵用行动践行誓言,创造了连续50年无事故、无案件、无涉外事件的骄人业绩,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献身国防

       今年初,东风泉边防连连长任职已3年多,组织上考虑到他长期和家属两地分居,又在边防工作了15个年头,准备提升到环境条件好的驻城市人武部工作。

       征求意见时,这位入伍以来先后参加了千余次边境执勤巡逻、经历了数百次被泥石流、暴雪、沙尘暴所困的险情的“边防通”说啥也不愿离开。

       王圣田说:“这片热土守候久了,就很难割舍。请求组织让我继续留下来!”

       事实上,不畏艰险、献身国防的情怀已经融入全连官兵的血脉。

       当年,连队刚刚组建守防,营区周围荒山野岭、寸草不生,吃水要穿越250公里戈壁沙漠去拉。

       有年元旦刚过,时任副连长王治带领两名体力好的战士,骑着骆驼在茫茫戈壁上找水源。

       干粮吃完了,水喝光了,直到第7天,他们才在一片红柳丛下发现了一眼泉水,官兵们把它命名为东风泉。从此,连队因泉得名,依泉建连。

       不恋家乡风光美,要像红柳把根扎。半个世纪以来,连队先后涌现出20多位忠诚戍边的先进典型,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召着一茬又一茬新入伍的战士。

       不辱使命

       东风泉前哨班驻守在距连队26公里的某高地,海拔2100多米。2010年3月,特大暴雪突袭,封住了连队通往哨所的全部道路,执勤的5名官兵被困“雪海孤岛”。

       1天、2天、3天……肉没了,菜没了,饼子也只剩下几个。后来,哨长何明和4名战士把这些饼子掰碎熬成糊糊充饥,直到救援官兵赶到……

       半个世纪以来,马鬃山地区宁静祥和,边境一线大多时候太平无事,但守防官兵依然夜夜枕戈待旦。

       在戈壁荒漠进行野外生存,被官兵称为“魔鬼训练”。2009年3月,为期一周的野外生存训练按计划进行。王圣田带领官兵全副武装,徒步向指定地域挺进。

       第二天,天气骤变,暴风雪铺天盖地。安徽籍新兵裴先富先后三次累倒在雪地上。

       看着裴先富疲倦不堪的样子,王圣田心疼极了,一把拽过裴先富的背囊和冲锋枪扛在肩上:“赶快站起来,躺下只有死路一条!”

       “合格不是标准,过硬才算合格”,是东风泉边防连坚持多年的“练兵之道”。近年来,连队连续5次在省军区组织的比武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先后涌现出26名训练尖子,有4名训练标兵被保送提干。

       奋斗不止

       2007年5月,上级决定为连队新建营房。由于连队地处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新建营区要开山劈石、拓展地基。工程难度大、危险系数高。

       连队4名党员主动请缨,组成爆破组。他们拴上绳索,携带15公斤重的空压机钻棒吊在半山腰作业,腰部被勒出一道深深的血痕,脸上不时被飞落的碎石击伤。

       一个多月艰苦奋战,他们先后爆破400多次,移石3000多立方米,硬是将两侧长达100多米的山体向左右拓宽了12米。如今,一座集学习、生活、训练为一体的多功能保温营房,在三面环山的山坳里拔地而起。

       用5个春秋移土改造建起栽种了10多个品种蔬菜的日光温室,用10年时间在砾石密布的黑戈壁上建成3万平方米的综合训练场,用30年光景挖沟换土种活200多棵树苗撑起一片大漠“生命绿洲”……在官兵眼中,只有荒凉的边关,没有荒凉的青春。

       连队驻地距城市远,社会依托条件差,驾驶、养殖、机电等10多个岗位都靠自我保障。连队制订了学习成才规划,鼓励官兵参加自学考试,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军地两用人才培训,每年评选一次学习成才标兵,引领官兵全面发展。

       近年来,连队先后有210多名官兵取得了中专以上学历,16名战士考入军校,46名复退官兵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或被事业单位录用,有20多名退伍战士创办了自己的公司,141人当上了村干部、民兵营(连)长。

热词:

  • CNTV
  • 爱公益
  • 公益
  • 马鬃山
  • 甘肃省军区东风泉
  • 边防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