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气象专家回应三大热点 气象服务如何更便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3日 14: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4项气象国标8月1日起实施

  暴雨高温预警同时鸣响 防汛进入关键期

  7月21日,北京市遭遇强降雨,大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针对人们关心的暴雨预报预警等问题,记者22日专访了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等气象专家。

  □降雨为何如此之强?

  持续几天闷热积蓄充沛水汽;冷暖空气交汇点恰好处于北京上空

  郭金兰介绍,受高空冷空气和西南强暖湿空气的共同影响,21日10时开始,北京市自西向东出现历史少见强降雨,22日3时强降雨基本结束,6时全市降雨结束。本次降雨过程中,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具有雨量大、降水急、范围广的特点。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河北镇水文站,达460毫米,突破北京1951年开始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纪录。

  乔林分析,这场降雨威力如此之大,有水汽、地形、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原因。持续几天的闷热给京城积蓄了充沛的水汽,21日北京以南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入,空气湿度达到饱和。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气温难以回落,水汽无法流失。北京西部、北部环山的特殊地形,则使被堵截的气流受到抬升。这种情形下,一遇到冷空气活动,对流云团就得到强烈发展。

  在21日一同遭遇强降雨的华北地区,北京降雨最强,影响最大。乔林解释,此次天气系统虽然覆盖了整个华北地区,但冷暖空气的交汇点恰好处于北京上空,因此持续时间长,雨强较大,还伴有雷电。

  □橙色预警为何下午6点半才发布?

  预警信号发布有严格标准,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滚动式发布

  郭金兰说,北京市气象台最早于19日16时开始预报此次降水过程;20日连续两次发布专题预报,指出21日傍晚到夜间有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21日6时发布“午后到夜间本市将会有暴雨天气,西南部和东北部有大暴雨,并伴有雷电”的预报。10时向北京市政府报送《重要天气报告》,指出“中午前后本市将开始出现降雨,强降水将主要集中在傍晚到夜间,预计本市大部分地区的累积雨量将达到暴雨(40—80毫米),局部地区降水量将超过100毫米。”

  北京市气象台于21日9时30分—22日1时,连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2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3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2次。其中,暴雨橙色预警是自2004年《北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实施办法》颁布以来,首次使用。

  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于21日18时30分发布,当时暴雨已经持续数小时,发生了很严重的积水内涝情况。有人产生疑问:这种预警是否有些滞后?本次降雨过程在一两天前就已经预测到了,为何不能更提前一些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郭金兰回应说,预警信号的发布是有严格标准的,暴雨橙色预警的含义是“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按照这个标准,不可能提前很长时间就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乔林也表示,北京市气象台21日9时30分,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提醒人们“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在此基础上,根据天气状况和最新预报,逐步将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橙色。气象部门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滚动式地发布气象预警信号。

  □为何很多市民没有收到预警短信?

  手机短信受到发布速率的制约,无法向全体市民发送

  此次强降雨过程中,气象部门向140多万人次发布了手机短信。当暴雨来临时,并不是所有的市民都收到了预警信息。能否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比如给全体北京市民发送提示短信?

  对此,乔林表示,手机短信受到发布速率问题的制约,如果向全体在北京地区的人发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乔林还认为,发布预警信息,靠短信是不够的。实际上,气象部门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发布了预警信息。

  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气象部门通过所掌握、联系的各种媒体(社区大屏3000多块、移动电视5万余块、中国天气网、首都之窗、新浪微博、北京电台、电视台、声讯电话等),向公众及时发布了暴雨、雷电和地质灾害预警。

  乔林提醒,面对极端天气增多、增强的趋势,应注意了解最新预报、预警信息,此外,应主动学习不同天气里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有备无患。例如,在城市里,驾驶员发现立交桥下等低洼区有积水,应停车或避开;在山区,应特别注意防范强降水汇流形成的山洪、地质灾害。

热词:

  • CNTV
  • 爱公益
  • 公益
  • 气象服务
  • 便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