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7月21日晚,北京广渠门桥下一名男子被困在浸满水的越野车内丧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司机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自救?如果车门难以打开,哪种工具是破窗的最佳选择?近日,专家、网友纷纷支招,众说纷纭。(《新京报》7月24日)
这几天,车辆入水无法开门、如何破窗逃生的话题,备受传统媒体和网友关注,不论有车还是没车,大家都很受启发。在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往往显得单薄无助。当对外求助无望时,人们只能自救。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急中生智”,紧急时刻,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醒地意识到,什么才是自救的最佳方式。
在明知是试验,不会出现意外的情况下,记者用网上推荐的“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汽车内附工具中的拖车钩”、铁锤等工具,在一辆国产越野车内做砸窗试验。结果,在用全力的情况下,男性也无法用头枕击破车窗,而铁锤、拖车钩等坚硬、重、易甩击的工具,却可以将车窗砸破。问题是,即使想到了,每辆车上都预备着铁锤、拖车钩等工具吗?况且,意外发生时,当个人尝试多种方式处置失败的状态下,还能从容而理智地尝试更多的自救方式吗?
车辆入水逃生的经历,对个体而言,称得上百年难遇,而遇难逃生,不仅仅是暴雨、水淹,还有失火、地震、台风、空难,以及防抢夺、防强盗、防交通事故、防被绑架、防性侵犯等等,有多少人受过专业的逃生训练,又有多少人愿意提前学习即将用到,或今后可能会面临的自救常识?更多的人,都心存侥幸。现实中,乘坐飞机时,没有几个人认真听完起飞前的安全解说,更多乘客会将希望寄于空乘人员或飞机上的自动救险系统。
一方面,困境或意外发生后,我们会感叹自救训练及逃生课太少;另一方面,有这样的训练及逃生课,太多的人又心不在焉。即使学校组织相关的逃生训练,因为不会列入高考、升学考核,学生多是将其作为一种游戏方式,缺乏足够的体会与重视。这种逃生课用时方恨少的现象,值得教育部门、媒体和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关注。
人类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与文明,来发现灾害、预防和规避风险,但逃生自救,绝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你重视还是不重视,也无论你经历过还是未经历过专业的逃生训练,危险都在那里,用不同的逃生方式或攻略,应对不同的安全威胁。让每一个人都未雨绸缪,我们可以做得更多,也应当做得更多。
如何逃生,是一项公共责任,更应该是一种生存技能。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逃生,要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