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近日,河北省抚宁县七家寨村一村等地村民因抄近路过铁路护网进入铁路线,沿大秦铁路行走至卢龙北站至后营站间的迷雾河铁路特大桥时,被停车不及的货物列车撞上,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目前,抚宁县相关部门已经展开各项善后工作。
9条生命,就这样在火车飞驰而过的瞬间被夺走了。梳理这起事件,我们在为这些逝去的生命痛惜的同时,却也发现,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
据报道,导致这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村民为走捷径冒险越过铁网过桥。铁路护网本是用来阻挡人员进入的,但由于看护岗亭无人值班,最终被村民很容易地突破了。这个过程中,当地铁路管理部门存在严重失职。而村民之所以冒险走捷径,则是因为当地出村的便道被暴雨冲毁。遗憾的是,公路便道被暴雨冲毁之后,当地政府部门并没有及时为村民修复,也未提供替代的出行手段。
可以说,这是一场强降雨衍生的灾害。在这场灾害中,由于当地管理部门的失职和群众安全意识的缺失,最终酿成了悲剧的发生。这也是一起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事故。回顾最近的洪涝灾害,从城市内涝溺死人,再到桥梁冲断车辆落水,多少都暴露出地方在应急措施和预防衍生灾害方面的不足。
面对夏季各种突如其来的暴雨灾害,我们不可坐以待毙;面对可以避免的严重事故,我们更有理由规避之。而避免这种本不该发生的悲剧的最好方式就是制度建设,完善灾害应急体系。做好各种灾害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才可能把伤亡损失减少到最小。
前不久,香港遭遇13年来最强台风“韦森特”,却无一人死亡,则是得益于香港完善的灾害应急体系。灾害发生前,一方面,香港政府和传媒高度配合,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电视滚动字幕、户外立体媒介和各种贴士,及时不间断地提醒市民提早预防;另一方面,全港所有学校、幼儿园停课,办公室停工,公立医院除急诊外全部关闭,渔船返港、电车停运,民政署开放临时庇护所,企业协助政府做好服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训练中,香港市民更是具有较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他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规避风险。
回到内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现实中,要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可借鉴香港的经验,在灾害和衍生灾害的预防工作上下大力气,完善应急体系。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一是加强灾害和衍生灾害的宣传力度。灾害发生前,气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灾害信息的宣传,让公众充分了解信息,认识到灾害情况的轻重程度,从而高度重视。二是做好灾害预警工作。灾害发生前,职能部门应该掌握可能到来的灾害情况,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漏洞、可能忽略的暗角,对可能存在问题的道路、桥梁、大坝等及时检修。三是加强预案执行的缜密程度。要考虑到灾后发生后执行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把守,小到一座桥梁、一段道路。四是做好民众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工作。要在日常做好群众的生命安全教育,加大灾害自救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突发灾害的演练工作,让民众懂得如何自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多自然灾害虽不可避免,但我们却可以加强预防,将灾害降到最低。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形成呵护生命的制度安排;对生命负责,提高防灾救灾能力,这是减少悲剧的自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