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社会单位志愿服务社区普及难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0日 10:2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为老助残、心理疏导、减排环保……近两年来,“社会服务社区”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一些社会单位发动自身资源,将志愿服务送入社区,公益服务社区百姓。近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在服务中,虽在社区内受助群众中存有很好的口碑,但其覆盖面窄、持续时间短、特色项目难以持续等问题广泛存在。

      □案例一一对一助老“受热”面积小

      上周,朝阳区双井街道“1+1+1心灵家园”工程启动。自此,一支由心理咨询师和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帮扶团队将走入辖区内孤老或困难老人家庭中,每月上门服务并解决心理难题。

      业心理疏导专家和社区志愿者的配合下,每月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生活减压等内容的生活帮助。

      去年,家住垂西社区的关师傅的独子因为淋巴癌不幸离世。一年来,丧子的痛苦让他和老伴苦闷不已。如今,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志愿社工的帮助下,他和老伴已逐渐走出心理阴影。除他以外,来自社区的其他9户经济贫困、重度残疾和空巢老人家庭也受到援助。今后每月,该为老服务团队将走入社区的10户受助家庭中,预计全年将有120户次接受心理辅导。

      记者从街道计生办了解到,双井地区的空巢老人、孤老和残疾老人家庭数量都较多,达到近千户。而相比千户的困难老人家庭数字,一年内120户次的服务显然难以“供足热量”。

      ■相关回应  居民可专门致电申请

      据街道办计生科相关负责人称,一对一上门服务是地区今年为老工程之一,以期能为辖区的苦难老人家庭带来精神上的温暖。对于覆盖面窄的问题,她表示是由于该项目属于试运行阶段,尚未完全铺开。她同时称,已确定组织心理辅导师在社区内开办大型讲座,以人际交往、家庭教育、邻里关系、减压为主题,进行宣讲,服务百姓。她说,对于有需求的社区困难老年家庭,居民可致电街道办提出申请,社区将对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并进行答复,电话为67761741。

      □案例二社区救援箱失修频被盗

      去年8月,在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牵头下,一支国际标准化轻型救援队在东城区交道口街道鼓楼苑社区内成立了。它也成为北京市成立的首支标准化社区救援队。

      据了解,鼓楼苑社区是交道口地区最老的居民区,辖区内有10条胡同、364所四合院,居住着3700户居民。

      社区救援队完全由社区志愿者组成,他们接受了专业人员为期7天的全方位培训和实践。此外,电动巡逻车、担架车、急救箱等都装备到了社区里。

      在救援队成立的一年内,最让队员们头疼的就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记者在社区走访中看到,社区内不少胡同和一些大型居民院墙上,悬挂着一个个橙色的应急救援箱,但打开后发现,一些救援箱里空空如也,另外的一些救援箱则换了地方,只留下空空的支架。

      居委会孟书记告诉记者,由于该社区紧邻南锣鼓巷,加上辖区内的黑芝麻胡同和沙井胡同等知名胡同,每日游客都很多。同时,紧急救援箱必须悬挂在醒目位置且不能上锁,箱内的30种百余件急救用品就格外“扎眼”。才没几天的工夫,箱内的急救物品就“失窃”大半,更有的连急救箱都被“搬”走,居委会出于无奈才把剩下的十几个急救箱保存起来,并通知居民有需要时前来取用。

      ■相关回应 专人看管物资不现实

      据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相关负责人称,紧急救援物资装备,就是为了在紧急、突发事件时,让居民第一时间能够对人身及财产进行紧急救助,避免或减轻损失。所以,这些装备必须时刻待命,防患于未然。对于物资频繁被盗,他表示由于人力不足,难以做到专人看管。“我们希望居民和游客能做到自觉,有需才取。”他说。

      □专家说法 政府出资公益管理

      社区专家舒可心说,对于“社会服务社区”这种形式,不管是何主体,都是以提供公益服务并帮助社区百姓为主题。他认为,一切活动,要想持续性运转,都需要经济做支撑,归根结底就是需要钱。因此,只有保证定额、定期的财政支持,社会志愿服务、社区送暖才能持续发展。而这也正是解决覆盖面窄、持续时间短、知晓率低等问题的重要解决方式。他说,从社会学或管理学的角度讲,类似“绿馨小屋”等政府的公益志愿活动,政府的初衷肯定是好的。然而由于欠缺理性因素,没有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种是没有做到正确评估。另一种则是没有定期定额的财政支持,失去了资金基础,便出现了停滞问题。他认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便是,政府尽量不要亲自去做,而是只提供经济支持,由社会上的优秀公益组织来做,这样便有了经济和人力的双保险。

      □案例三 垃圾分类车运行时间短

      在朝阳区劲松街道的不少社区内,都停有一辆移动垃圾分类车。在该车内,居民可以将自家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通过称重获得积分,兑换奖品。然而,环保回收车运行半年内,由于开放时间过短,不少居住在小区的居民对此并不了解。服务商原本希望的环保宣传效果也被打了折扣。

      今年4月,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期,8台移动式垃圾分类车驶入朝阳区劲松地区各社区内,接受居民投放垃圾。

      在这间名为“绿馨小屋”的环保回收车内,工作人员首先对居民送来的再生垃圾进行结算,根据市价支付钱款。其次,通过内置的秤对垃圾称重,根据垃圾内容给予居民积分。最后,通过清运车将垃圾运至高安屯垃圾处理厂,统一做清洁化处理,变成有机肥料。

      记者了解到,相比社区内的垃圾分类箱,小屋最受追捧的在于可积分换礼品。根据居民送来的垃圾重量,每公斤可积两分,居民可凭积分兑换不同生活用品。

      在劲松中、西社区等小区内,记者看到,除了个别垃圾回收车开门工作外,多数车辆都紧关车门。相比刚刚运行时百姓排队的场景,如今的垃圾小屋显得冷清不少。社区内,一位居民手提垃圾准备兑换,看到小屋关门后,把垃圾投入了路旁的垃圾分类箱内。

      据这位居民介绍,在小屋运行前两个月,全家对积分换礼品十分积极。肥皂、洗发液、杂志、购物车,她说,所有的奖品她都换过了。但是,最近这两个月,小屋开放时间明显缩短,有时连续几天都无人运行。

      ■相关回应 人力不足无法保证时间

      据“绿馨小屋”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劲松街道辖区内,共有8个小屋投入运行,进行垃圾回收和积分换礼品。共有“会员”居民800余户,每日厨余垃圾收集量近一吨,月收集总量30余吨,让社区垃圾总量减少20%左右。

      他说,相比回收垃圾,自己更看重“绿馨小屋”的宣传功能。“我们更希望它能传播垃圾分类常识,促进百姓参与意识。”对于近期小屋开放时间缩短,他说,是由于设备维护和人力不足造成的。对此,他表示将在近日予以协调,增加营业时间。

 

热词:

  • CNTV
  • 爱公益
  • 公益
  • 社会单位
  • 志愿服务
  • 社区志愿者
  • 普及
  • 绿馨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