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益计划 >

大学生"回流"复读是对是错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5日 15:5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教育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请求爸妈再给我一次机会,为我再投资1万元,让我再读一年高三,我一定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今年中秋期间,在郑州一所三本学校读书的小郑刚回
到家里,便迫不及待地央求他的父母。日前,河南郑州一家报纸刊载的这则新闻,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有人赞叹这样的孩子有志气,定能给父母争光;有人
却担忧此种行为是有限高教资源的浪费,应加以遏制。
  大学生“回流”读高中引热议
  事实上,每年都会有不少与小郑一样“回流”的复读生,只是今年这种现象格外突出。两年前的11月27日,《北京晨报》曾以《名校大学生回流复读校》为
题报道了北大“大二”学生退学复读的消息,令许多人惊诧和遗憾。记者从几所复读学校了解到,大学生“回流”复读高中现象早已有之,在今年课改的大背景
下也不例外。
  一位高考补习学校的校长告诉记者,往年他们学校会有数十个600分以上的复读生,但是今年只有几个。尽管如此,到今年10月中旬,该校依然接收了几十名
“回流”学生。另一位高考复读学校的校长告诉记者,该校有不少学生都是“回流”生,一些人成绩都已经上了二本线,但是为了考一所更好的大学,他们毅然
选择了复读。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回流”复读正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业内人士的热议。
一位民办复读学校的校长认为,大学生“回流”复读高中是一种明智之举,是经过多方利益权衡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他说,多数“回流生”的成功说明,最
终选择复读的大部分学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学校。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辛苦与努力是值得的。
  虽然“回流”复读生通过再次高考而圆梦的例子不少,但也有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河南省高招办一位负责人指出,学生进入大学后,如果在学校、专业现
状与自身需求之间、在退与留之间纠结,最后放弃一年甚至两年学业,选择“回流”复读,这是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
大学生退学复读各有各的无奈
据调查,导致大学生“回流”复读高中的诱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对专业不感兴趣,又无法进行正常的专业调剂;二是对学校的环境不满意,特别是考到外地
  高校的学生,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或生活习惯严重不适应。很多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对院校、专业的理解只停留在一纸招生简章上,入学后才发现真实情况与想
象的迥然不同。而当初他们的考分都不低,这让他们觉得不甘心,因此才作出退学复读的决定。
  “部分高中之间的掠夺性竞争也对少数‘失意’学生起到了诱惑的作用。”一位教育资深人士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高考分数出来后,有的高中首先向优
秀考生抛出‘橄榄枝’,称凭他的分数,回校复读一年,必定能考上某某名校。还有更具诱惑力的,那就是直接向学生承诺,复读期间,学校免除学杂费、住宿费,有的还有每月数百元的‘生活补贴’。翌年考上名牌大学,学校更会奖励不低于10万元的‘争光奖’。”这样,不谙世事的高中生便毫不犹豫地“拿青春赌
明天”,心想虽然是晚就业一年,但是却早一年拿到了高额的“工资”。
  “一些家境比较贫寒的成绩优秀学生容易被这个高额奖励打动,他们甚至可以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在母校读上两三年高三,母校也在所不辞。因为母校是用
他们的成绩向政府部门、向社会昭示学校的办学成绩。”一位自称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专家建议大学生理性选择切忌盲目复读
  针对大学生“回流”复读现象,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河南师范大学一位博士生导师说,对于一个人而言,没有所谓最好的大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大
学。大学生应尽量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也可以辅修第二学位或者读研深造,如果真的要选择复读,一定要作出理性的选择,切忌盲目复读。一旦决定复读就
要调整好心态,尽快进入备战高考的状态。
  河南教育学院一位教授说,现在很多学生只知道清华、北大等少数名校,对其他高校则知之甚少。在报考志愿时,只能“跟着感觉走”,甚至有人因此报考
了不够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他建议,中学应该多办一些讲座,向学生讲授关于高校的情况、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实现中学与大学的无缝对接。
“平时,很多学生都全心全意备战高考,很少有精力兼顾了解高校的情况。其实,如果把学习比作种庄稼,把高考比作收获,那么应该把报志愿比作保管和
储存。”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王学进认为,高中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为他们的一生发展负责。
  如果说“大一”的学生因某种不可调和的原因而选择复读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大二”、“大三”,甚至“大四”的学生,如果要选择复读可真的要“三思而后行”了。河南大学一位教授说,高中的知识丢了几年之后,再拾起来就会比较吃力,因此一定不要轻言退学。如果只是对专业不满意,校内调换专业、申请第二学位等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再说,复读花费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都是巨大的。即便是几经拼搏考上了所谓理想的大学,充其量也只是“扳了个平手”。假如复读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那么轻则留下遗憾,重则饮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