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毕加索说:“我从小就画得和大师拉斐尔一样好,可是,我却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画。”
如果以2008年第一届自闭症儿童绘画展来界定它的被正式发掘和进入公众视野,中国的自闭症原生艺术则刚刚起步了五个年头。短短五年时间,人们不仅被其中众多天马行空的作品所折服,更前所未有地知晓了其背后的作者们——自闭症儿童群体。
他们在屏幕上是数字烂熟于心的“雨人”,是在马拉松赛场上奔跑的楚原,是海洋天堂里望着鱼儿痴痴出神的大福。他们在生活中面无表情地瑟缩在谈话之外,回避着所有人的眼神与虚空对视,机械捣腾着永不厌倦的物件。他们生来就是孤独。
而一旦他们拿起画笔,艺术的光芒便穿透了铜墙铁壁,源源不断的能量会以各种不可思议的形式在画面肆意流淌。他们的纯净之心,往往让我们拍案称奇、自惭形秽,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长久以来对他们天赋的漠视、禁锢与误导。绘画就是他们的母语和现实,而我们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去读懂。我们自以为是的武断审美,不过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和灌输,只会粗暴地使他们与天性割裂,把一位位原本可以秒杀当下流水线作品的潜在“大师”扼杀于萌芽状态。
既然他们不能像我们那样思考,那么我们能像他们那样思考吗?我们只需要安静地走近他们,侧耳倾听,去探望他们内心的异域——无论是星月湍急旋转的夜空,还是血色黄昏里尖叫的栈桥——不批判,不限制,只包容,学会用他们的方式善意回应,然后把这些告诉其他人。我们无法彻底摧毁一切障碍,但我们可以让围绕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