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陆诚,7岁,南京人。喜欢古建筑、唱昆曲。 |
“我当禁卒管牢囚,十人见了九人愁!”
“甄嬛初入宫时,本是个清纯女子,但在后宫争斗中逐渐变成了一个颇有心计的人。”《后宫?6?1甄嬛传》的余波未消,陆诚正向我们评价着这位“电视红人”,怎么听都像是扮演雍正的“陈建斌”正在点秋香。
17岁的大男孩,时而钻进古籍之中徜徉历史,时而拿腔作势抖起昆曲调门,抑或沉迷古装电视剧不能自拔,抑或眉开眼笑对着Ipad嘻嘻哈哈。率性之余透着灵气,搞得一旁众人惭愧不已。
“小学三年级以前,他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五年级除了语文,其他科目开始不及格了。上初中之后更是一塌糊涂。”
陆诚的父母很早就开始带着孩子往医院跑,“到了6岁语汇量还很少,我带着他到处找医生,什么结论都有,但没一个能确诊。”医院误诊为“发育迟缓”。直到初一,家里人才知道陆诚患上了高功能孤独症——自闭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属于智商中等或更高的自闭症患者。然而,陆诚自己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小学有自闭症,现在已经好了”,爸爸妈妈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无需贴标签,只是一个特别的孩子罢了。事实上,陆诚除了讲话语速太快容易让人听不清外,怎么看都是个正常的大男孩。
在三年级之前,陆诚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同学只知道他“很害羞”,老师也对这个安静的孩子特别放心,学校也没请家长让把孩子领回家。“就因为他在学校不说话。学习虽然一般,但每次都能拿到文明之星。”他的胆怯,他的羞赧,更像是一株含羞草在等待别人的理睬。
他对历史、古建筑、碑刻尤其感兴趣。三四年级的时候,已经把新华字典后面的历史纪元表大致背得滚瓜烂熟了,为了研究清朝历史,连去三次故宫……
上初中之后,陆诚开始乐于结交朋友了,但小心翼翼。“只要有一个同学愿意和他说话,他就很开心。” 班里有个女生,每次都会向戴手表的陆诚问时间,“准确报时,这是他每天最自豪的时候。”陆诚现在某职业学校就读高一,功课上不吃紧,人际关系也很好。时间多了,陆诚更醉心于喜爱的戏曲和绘画。
连妈妈都说不清陆诚什么时候开始对戏曲感兴趣。“我只记得他小时候经常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那些情节枯燥的戏曲教学节目,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2008年,陆诚第一次在剧场里听了昆曲,一发就不可收拾,爱得不行。他在网上将昆剧院的表演时间下载,挑喜欢的就告诉家人。刚开始陆诚妈妈觉得有爱好是好事,并没有加以限制,后来才发现不对劲,“他每场都想去看,上学可都耽误了。现在规定一个月只能去两次现场。”现场看不了没关系,陆诚整天就拿着平板电脑看戏曲视频,边看边唱得不亦乐乎。
陆诚画画更是一绝。打开 .脑,放一段折子戏,来一段昆丑的念白:“我当禁卒管牢囚,十人见了九人愁!有钱的,是朋友,没钱的,打不休来骂不休。哪怕犯人作对头,作对头!”
边唱着,手上也不空闲,照着戏曲家扮相的照片,拿起画笔在纸上寥寥数笔,一个丑角跃然纸上,透着机灵劲。他的绘画作品,都是画那些上了戏妆的名角儿。私底下,他会央求家人去见某个名角儿,甚至用妈妈的手机给人家发短信,不管别人是否把他母亲当做“花痴”……他会当着名角儿的面询问某年某月某日你是不是在哪里唱戏,你和别人的唱腔有什么不一样……
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天,陆诚的妈妈就帮陆诚买了水彩,他要把昆曲的所有行当都画出来。第一次画水彩,他不太会掌握,墨迹把小生的脸都搞糊了。当“书童”的母亲则在旁不停用餐巾纸吸水。
叫妈妈“ 额娘”,称呼老爸“明君”,爱昆曲,爱《甄嬛传》里的安陵容。虽然陆诚现在还不具备和同龄人等同的自理能力,但正如他母亲说的,因为“特别”,陆诚从中国刻板的应试教育中出局了,反而得以尽情释放着自己的天性,这未尝不是一种福气。(文_《三月风》杂志记者 白帆 摄影_《三月风》杂志记者 张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