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深圳少年救跌倒老人获奖引热议 近8成网友支持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8日 10:1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公益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就在深圳益田村一个老人跌倒后无人出手相助不治身亡的悲剧刚过去不久,罗湖区两位少年却以他们见义勇为的善良之举,感动了千万的深圳人。1月12日,深圳市召开罗炜、周天成“助人为乐阳光好少年”表彰大会,分别给予两人各1万元的奖励慰问金。

  事件回放>>>

  周天成、罗炜都是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三年级学生。1月1日上午,两人途经莲塘国威路时,看到一位老奶奶跌倒在路边,满脸是血。路人见状,都不敢上去搀扶。他俩挺身而出,扶起老人。等老奶奶缓过气来,经询问,才知道老奶奶名叫黄玉珍,已经78岁高龄了,家住深沙路南的鹏兴五期小区。因近来国威路改造修建,路面坎坷不平,老人家又患有白内障,看不清路面,不慎摔倒在路边,面部严重跌伤。

  罗炜和周天成马上拦了一辆的士车,把黄奶奶送到莲塘医院包扎治疗,并为她垫付了医药费。随后二人请出租车把黄奶奶送回了鹏兴五期小区的家中。根据黄奶奶提供的电话号码,他俩联络了她的家人,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回了学校。

  老奶奶的家人对两位同学热情救助老人的行为非常感动。其儿媳麦凤娣女士苦寻三天,查询手机号,才知道两人是罗湖外语学校的学生。麦女士带着感谢信,到罗湖外语学校致谢。直到此刻,学校才知道两位同学救助七旬老奶奶的事,此事也在师生中引起极大反响。

  1月12日,罗炜、周天成每人获得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颁发的1万元奖励慰问金。

  与罗炜、周天成朝夕相处的中学生们,对此反应不一。有的表示惊讶;有的表示奖金发得太多;更多的人则表示,近期深圳、福州等地相继出现老人跌倒,路人不敢出手相助,老人因此而不幸逝世的事情,而身边的罗炜、周天成两同学,则以其纯朴的情操,冒着成“被告”的风险,扶起摔倒的老人并护送其至医院,让人看到人性本善的一面,应当予以充分肯定,根本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罗炜、周天成当场表示,将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奖金去资助两名贵州贫困中学生读完高中。

  回应>>>官方称万元奖是按规定来的

  对于这一巨额奖励,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张振方表示,两少年扶危济困、救死扶伤的行为,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风尚、一种导向,其精神高尚、价值可贵、意义非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无私奉献精神,彰显出社会的正气,是全体市民学习的榜样。根据《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决定给予两少年每人一万元的奖励慰问金是正确的。

  学生家长代表程明对此表示,“2006年7日,江苏南京市,‘彭宇案’,老太太将彭宇告上法庭,后来彭宇被判赔45876元;2008年8月河南郑州市,‘李凯强案’,支付老人宋某1万元精神抚慰金及其他费用共计7.9万余元。因为类似案子,老人跌倒扶与不扶,成为国人遇到此类问题的尴尬,也是人们关注的法律和道德难题。就在不久前,在福田区益田村,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因无人扶导致死亡。而在新年的第一天,罗炜和周天成能够毫不犹疑地将老人扶起送医院,终得善果,搀扶老人的学生获得老人家人的感谢!他们得到奖金,是完全应该的。”

  罗湖区教育局德育工作科副科长马爱华表示,面对一个老人,孤零零地摔倒在地上,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旁人一个动作,一个简单的搀扶动作。这个平凡的行为,蕴含着巨大的意义,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一个连老人跌倒了都不敢扶起的民族,谈何崛起?

  据《深圳晚报》

  反响>>>近八成网友支持奖励

  赞成,这种勇于助人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值得奖励和推广。

  救助跌倒老人是普通人应具备的美德,无需用金钱奖励。

  截止到昨晚十点半,近五万名网友参加“如何看待救助跌倒老太获万元奖金”调查,结果如上。

  网议>>>恭喜双方都遇到好人

  深圳网友1:不是要奖励。我们要的是法律。一个法律就能让人间更美好。

  深圳网友2:初生牛犊不怕虎!!!!!

  深圳网友3:不提倡做雷锋,做好事就该留名,就该表扬,就该奖励,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做好事。

  深圳网友4:恭喜双方都遇到好人。

  南宁某网友:深圳少年给了南京法官和南京老太一个狠狠的耳光。

  清远某网友:应该提倡这种行为,因为你也有老的那么一天……

  哈尔滨网友:是不是好事看运气。

  泰州某网友:用奖金弥补法律和道德的缺失。

  观点>>>社会扬善决心不容迟疑

  深圳奖励见义勇为者,至少透露这样一个积极信号:个人的善行,可以低调,也可以高调,但整个社会崇善扬善的决心,却不能有任何的迟疑和闪躲。道德挺立,需要持续不断的助力与动力。

  也许这样的消息来得有点晚,但它所传递的温暖在这个寒冬却很动人。据报道,深圳罗湖区两名高三学生路见一位老奶奶跌倒,立即扶起老人,将其送进医院包扎并垫付医药费。事情传开后,学校召开表彰大会,奖励两人每人800元奖金。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也宣布给每人颁发1万元奖励慰问金。

  帮助倒地的老太太本不应是什么大新闻,现在不仅成为新闻,两名学生还因此获得上万元奖励。这是因为,在这个不无亮色的新闻背后,存在着另一种寒气逼人的新闻背景。南京“彭宇案”,让无数热心人为之心寒。正如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判决,其恶果甚于十次犯罪,因为这污染了公平正义的水源。这股“浊流”所致,我们的社会道德生活悄然发生某些逆转。

  在一些地方,见义勇为者不再被感激和颂扬,反而被讹、被告、被索赔,并且得不到法律的救济。当善行一次次被伤害,人心只好逐渐躲到冷漠的硬壳里明哲保身。我们看到多起救助者被告的新闻,更看到多起老人倒地无人救助的困窘。不久前,在福州和深圳,都发生了老人跌倒无人帮最终死亡的悲剧。

  重新审视深圳中学生助人的新闻,我们感受到道德力量的输出。首先是道德自觉的力量。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皆有,个个自足,“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两个淳朴的高中生伸出手去救人的那一刻,就已完成从“良知”到“致良知”的惊人一跃,同时也在考验和映照其他人的良知。

  我们还感受到道德激励的力量。这体现在学校和见义勇为基金会的物质奖励,体现在《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章程》的有关规定,还体现在人们对这一善行的赞扬和对重奖的感奋。在新浪网对此事进行的网调中,超过70%的网友表示赞成,认为这种勇于助人的精神值得奖励和推广。

  然而,这种道德力量得以顺利释放和抵达,并不能使我们足够乐观。因为,做好事的潜在风险仍然存在。

  设若被救助一方反戈一击,两个孩子会不会陷入难以摆脱的麻烦?这样的推理,并非“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而是社会现实、法律缺失、道德困境并未有什么变化,以奖励之重,还难以承受社会道德问题之重。

  道德的力量从未消失,而道德的风险也依然存在。深圳奖励见义勇为者,至少透露这样一个积极信号:个人的善行,可以低调,也可以高调,但整个社会崇善扬善的决心,却不能有任何的迟疑和闪躲。道德挺立,需要持续不断的助力与动力,物质的、法律的、文化的。尤其是,当善良受到算计的时候,我们的社会能不能同样挺身而出,惩恶扬善,匡正风气?让我们记住深圳这两位见义勇为高中生的名字:罗炜、周天成。

  (詹勇)

  链接>>>那些“不敢扶”事件

  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有了呼吸。

  2009年9月19日8时43分,在重庆南坪,一位约80岁的老翁摔倒在地,手足抽搐,无人敢扶,不少人提醒:不要扶,扶要遭殃。现场图片显示:老人脸朝下倒在人行过道上,一根拐杖丢弃在一边,旁边是七八个围观者犹豫的脚。

  2009年8月24日,一位老人晚上11时骑电动车经过南京白下区后标营时摔伤,倒地不起,十几名市民自发围成一圈,保护老汉,防止过往汽车碾轧。然而,直到救护车赶到,始终无人敢靠近老人,伸手拉他一把。

  2009年7月22日下午,西安一位老人过路口时不小心摔倒在建设西路,许多围观者不敢伸出援手,最后是热心“的哥”杨军峰犹豫良久后,将他一直搀回了家,并未惹出事端。

  2009年2月16日,南京一位九旬老人瘫倒在解放南路人行道上,过往路人欲上前搀扶却又“有所顾虑”,都小心地“绕个弯儿”走过。20分钟过去了,最终一位热心市民魏女士喊来七八名路人作“见证”后,才敢打电话报警。

  (山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