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事业单位改革应从取消特权入手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5日 11: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公益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高层已就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了全国性的整体改革部署,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益服务新格局。

  4月11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似乎印证了此消息,会议要求全国在2011年全面完成事业单位聘用制推行工作,同时在明年启动工程系列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与此同时,官方媒体还透露,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这两份文件将成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实际上,事业单位改革几乎是与国企改革、行政机构改革同时在20年前被提出,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目前发布的事业单位改革表要求于2020年完成,而行政改革中即使公车消费问题现在仍然没有启动迹象。

  这种进程表明了中国改革按照先易后难的步伐推进。国企涉及工人利益,他们因远离政治权力而缺乏博弈能力,且包括工资、养老、医疗等利益相对简单。而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工资以及养老、医疗等福利保障参照公务员标准,且很多机构与行政部门有扯不断的从属关系。由于要求"事业单位改革参照企业模式",这意味着要取消很多权力与利益,尤其是养老金会相差一大截。 因此,此次改革虽然涉及人员相对较少,但阻力要远远大于国企改革。

  相关报道透露的信息表明,此次改革前提是先要将现存事业单位分类,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这一阶段首先制造了巨大的障碍,因为这会促使大批事业单位通过游说和其他方式想回归行政序列,继续享受公务员待遇。

  因此,如何认定事业单位是否具有行政职能成为关键,认定标准模糊会导致更多的事业单位涌入行政行列。这类事业单位回归行政机构后,毫无疑问会导致行政机构编制的膨胀,这是与以大部制为特征的行政改革方向相矛盾,也会加重财政负担。事实上,最近几年的大部制改革虽然在行政部门实现瘦身,但分流人员大部分进入相应的事业单位,使得这些部门扩编严重,成了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当然,与行政部门具有近亲关系的事业单位还是少数,但这些单位重归行政序列毫无疑问会恶化改革环境,在事业单位这一群体之内制造三六九等的不公平现象。

  事实上,大部分事业单位几乎没有权力光环,而只有稳定收益(比如教育和医疗等),这些单位的人对改革排斥的原因是中国按身份划分的养老保障制度。在中国,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费即可直接享受高额养老待遇,老无所忧;企业职工缴费额度为全球最高,却只能领到勉强够温饱的退休金;农民(农民工)则几乎没有制度上的养老保险。如果事业单位改革的养老金参照企业模式,毫无疑问,将会遭到所有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反对。

  所以说,中国在推进行政与事业单位改革之前,首先应该对养老金制度进行彻底改革,重建一个对所有人而言都很公平的福利保障制度,不同于全面的改革,这不存在先易后难,而是态度与立场问题。事业单位改革之所以迟迟无法推进,就是因为行政体制改革没有深入。事业单位就像是行政机构的影子,行政部门不改革,事业单位也无法改变。而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缓慢,也是因为行政机构不希望走得太快而将自身改革也推向手术台而已。

  就像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胡德平所说,制定改革的权力部门应该率先改革。目前,行政体制改革应与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推进,由于行政部门有更多的部门利益与权力因素阻碍,那么,至少也应该取消公务员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个人特权,建立全民平等的养老制度,这样才能消除事业单位改革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