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公益电影《包裹》在北京首映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16: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爱公益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包裹》电影海报

       5月3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特别支持的公益电影《包裹》全国首映礼在北京举行。作为爱心包裹项目献礼之作,该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对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社会扶贫问题为关注点,深刻探讨了公益捐赠的合理性、公平性、科学性等话题。影片由云南金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计划六一儿童节前后在CCTV6电影频道播出,并将在全国高校、邮局、社区等渠道进行公益放映。

       电影《包裹》以乌蒙山深处一个叫瓦岩的小山村为背景,讲述了两代乡村教师与村民和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爱心捐赠狂潮,直面人性狭隘自私和宽仁博爱的剧烈冲突,从而引发一系列引人深思的感人故事。

       80后教师吴立山为改变山村教育面貌,在网上发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当地小学孩子们的冬天,没想到竟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心捐赠狂潮。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爱心包裹潮涌而至,却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

       围绕分发处理这些包裹,狭隘自私与宽仁博爱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小山村原本的和睦宁静被彻底打破了。由于捐赠的物品不统一,谁拿得多、拿得好等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都会触动村民们敏感脆弱的神经,成为触发更大矛盾的导火索。

       最终,两代乡村教师以他们无私的悲悯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平息了这场爱心“风波”。而随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了爱心包裹项目,通过科化学设计解决了公平性和合理性等问题。当年发生在云南大关县瓦房小学的爱心故事,得到了延续和升华。

       《包裹》打开是思考:贫困地区儿童需要社会关爱,如何资助更需科学合理设计

       为了能以“真实”打动观众,影片的风格基调定位于“纪实”。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贫困地区学生艰苦的学习环境和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底线,贫困地区的教育,尤其是孩子的需求,作为传统的公益话题一直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关注。作为中国首部社会扶贫公益电影,《包裹》即反映了这一主题。”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韩俊魁对影片做出了自己的分析。“贫困地区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影片中一个细节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贫困地区小学的教育现状。一个孩子被父母要求辍学放羊,老师找到家长苦口婆心地解释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免除了学杂费,才让孩子重返学堂。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日益加大,现在贫困地区小学生上不起学的情况基本已经不会出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说,“但我们更需关注的是怎么让孩子上好学的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项目设计,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综合发展和生活条件。”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前不久发布的一份《部分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九成学生喜欢音体美课程,但绝大多数学生连基本的音体美用品都没有,师资配置更是让人担忧。

       “美术课基本是教师在黑板范画,学生简单临摹;音乐课成了流行歌曲的教唱课;体育课要么是集合整队跑跑步,要么是‘一个哨子一堂操’。”陈红涛介绍,“贫困地区农村音体美教育的薄弱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使农村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地位。”

       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爱心包裹项目,正是瞄准了贫困地区学生的这一需求。通过组织爱心包裹捐购、音体美教师培训、志愿者支教等形式,改善农村小学音体美教学现状和学习生活条件,给孩子们送去一对一的关爱,圆孩子们的童年梦想。    

热词:

  • CNTV
  • 爱公益
  • 公益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