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西宁5月8日清晨金色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照进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八一孤儿学校的教师宿舍。4个藏族孩子围坐在63岁汉族“阿佳”(藏语:对年长女性的尊称)身边,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汉语拼音。
“最近学校放假了,我一直在给他们补课。今天是世界红十字日,把孩子努力教好就是我这个红十字志愿者最大的心愿。”她说。
2010年玉树地震后,63岁来自北京的孙暄作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去玉树。
“一辈子都在奔波忙碌,虽然退休了,却总想为社会再做点什么。那些孩子在童年就遭受这么大的灾难,他们会需要我。”她说。
只是,同样需要她的年过九旬的父母、患有糖尿病的丈夫、孝敬懂事的孩子让她心中难免不舍。
和姐妹们商量好,安顿好父母后,她给丈夫包了几百个不同馅的饺子冻在冰箱里,独自踏上了西行的路。在2010年玉树尚未吐绿的初春,通过青海省红十字会,她来到了满目疮痍的玉树州孤儿学校,成为震后全国各地奔向玉树的志愿者中最年长的一员。
震后的玉树结古镇,尘沙漫天,高寒缺氧,生活极为不便,让她感叹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从此,从板房学校到崭新的新学校,总能看见一位身着藏袍的汉族“阿佳”微笑走在一群藏族孤儿中。
刚到学校的日子,她和老师们一起为参加孤儿学校灾后重建工作的人和其他志愿者做饭。每天从早忙到黑,甚至顾不上自己吃饭。遇到志愿者或捐赠人,她常常让出刚做好的饭,自己去啃干粮。
2011年暑假,丈夫也在她的动员下来到玉树。看到平时特别爱干净的妻子每天在尘土中奔波,脸被晒得黝黑,心疼不已。孙暄却不以为然,“就像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日子,自己反而年轻了。”她说。
由于孤儿学校常年师资缺乏,很多年幼的孩子只能由年龄稍大的照顾,常常是小脸流着鼻涕,满身尘土。
2011年,孙暄向学校申请专门开设了一个幼教班。“现在全国的孤儿学校都在从‘以养为主’到‘以教为主’过渡,玉树虽然条件差,但是也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落后,我就希望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她说。
在她的悉心教导下,一个多月内,班里18个过去连汉语都没讲过的学生学会了17首汉语儿歌,还学会了100以内的心算。
除了上课,她还身兼生活教师,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每天为学生课间加餐,合理搭配一日三餐。一个月不到,面黄肌瘦的孩子脸上开始透着红润。每个周末,她还在自己的宿舍里给孩子们洗头、洗脚、洗衣服。
“孩子就是老师的一张脸。”她说。
在进幼教班之前,6岁的小姑娘江永群措性格内向,见到老师和同学总是怯生生的。孙暄每天陪着她吃饭、做游戏,鼓励她和同学交往。如今,江永群措成了孙暄的藏语小翻译,和她形影不离。
今年三月中旬,孤儿学校校舍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让学生珍惜和爱护新学校的设施,她专门开设了“如何爱护和使用新学校”的讲座。在她的带动下,全校形成了讲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孤儿学校的校长尼玛仁增告诉记者,自从地震后,孤儿学校成了志愿者的热土,但是孙暄是唯一长期坚持下来的一个。
玉树地震以来,除了寒暑假,每天早上7点就能看见她领着孩子做早操的身影。“孙大姐是学校起得最早的人。”尼玛仁增说。
2010年10月孙暄离开玉树,回到北京。就在学校师生都以为她不会再回来的时候,她却在通过网上和书籍学习着幼儿学前教育知识。
次年4月,当她再次出现在孤儿学校的门口时,惊喜的孩子们围了过来,抱着她,一遍遍叫着“孙阿姨”。
每逢寒暑假,她在北京的家就成了玉树各个学校在北京的“办事处”。一些在北京、河北借读的玉树孩子由于长期生活在牧区,不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她总是受玉树各个学校的委托,到借读学校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各种问题。
六年级学生白玛才吉在写给她的信中说:“您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没有缺点的菩萨……您教我们学会坚强,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您伸出温暖的手,教我们勇敢前进。”
孙暄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待她在孤儿学校的志愿工作结束后,她将继续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青海省红十字会在玉树的另一个项目“博爱家园”中。
“坚持是一种美德。”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