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风雨由天定,安全在人为
香港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以及由此引发的暴雨、洪水和山体滑坡。
20世纪70年代初,在高速发展和缺乏风险管理的情况下,香港建造了大量不合安全标准的斜坡,导致发生多宗滑坡灾害,伤亡严重。为了更有效地防治滑坡灾害,香港当局在1977年成立了土力工程处,专责规管山边的发展和边坡的设计、建造和维修。土力工程处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宣传及公众教育。
土力工程处统计显示,全香港57000个大型人造斜坡中,约1/3属于私人所有,单靠政府努力,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安全教育会让业主明白,维修斜坡可以防止山泥倾泻,从而使业主主动定期维修斜坡,降低山泥倾泻几率。
“山泥倾泻警告勿轻视,远离斜坡莫迟疑”,这是一句在危险地带常见的标语。香港大多数市民都知道,山泥倾泻警报生效时,应远离陡坡,避免驾车经过山坡地区,受山泥倾泻威胁的房屋居民,应前往安全地点暂避。市民应取消非必要的约会,尽量留在家中。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事前的教育推广十分重要。”香港天文台科学主任陈营华认为。与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相比,防灾减灾教育无疑是一项“划算”的工程。土力工程处报告称,在降低山泥倾泻风险方面,公众教育所需的费用远低于工程开支。
“风雨由天定,安全在人为。”香港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说道,防灾减灾的重点应放在提高民众的灾难意识和对有关自然现象的理解上。“风雨始终会来,是否造成伤亡全看我们自己事前做了什么准备。”
预警信号普及进课本
香港的每一个中小学生,都知道预警信号的基本含义。香港中小学课本,会教学生理解有关气象警告信号和机制,及如何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土力工程处就参与了新高中学制地理及化学科课程教材编制,提供相关资料,包括14本书册、海报、宣传品等,以提升师生们对斜坡安全的知识。
政府部门还会在电视台播放宣传片,在繁华地带派发宣传品,举办巡回展览、安全讲座、摄影比赛等。比如,土力工程处曾制作短片——“山泥倾泻警报生效期间怎样保护家人和自己”,在雨季来临前在电视台播放。
“8号风球悬挂后,应留在室内安全地方;红雨警告时空旷地方工作人士暂停作业;家中应备有微型收音机、手电、哨子等应急用品……”这是香港政府保安局编制的《趋吉避凶建议手册》中的内容。保安局曾通过民政事务总署、社会福利署、教育署派发1万本小册子,还派发10万张印有防灾指南的书签。
香港天文台出版的《基础气象知识》,每本售价港币40元,向大众推广气象知识,让市民更了解影响香港的天气系统,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这本书共有101页,以浅白的文字介绍基本的气象知识、天气观测技巧、香港常见的天气情况,以及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等全球现象。
企业合同写明防灾措施
香港700万人口中,有近365万的就业人口,企业成为防灾减灾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企业内很多防灾减灾教育,是潜移默化进行的。比如,每一名新进员工签订雇佣合同时,会看到合同中清楚写明黑色暴雨和台风警报时的应急措施。
另外,《雇员补偿条例》也规定,在8号或以上台风警告或红色、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间,雇员在上下班途中遇到意外而受伤,均划为工伤,雇主需负补偿责任,员工维权有法可依。
企业特别是公共部门的企业,在明确责任的同时,对危机教育的宣讲也不遗余力。比如港铁公司,作为香港最大型的运输系统,定期举行各种公众教育活动,并与香港警务署、消防处、医院等紧急服务部门定期进行演习,一来可使广大乘客有应急响应、处置的意识和技能,二来也让员工掌握紧急事故来临时的应变和疏导程序。
2004年1月5日,尖沙咀至金钟车站之间发生一起列车纵火事件,在4分钟之内港铁便安全疏散了1200名乘客,未造成人员死亡。
台风来时,天文台一旦挂8号风球或发布黑色暴雨警告,香港便停工停课。市民回家,社区就成了应对自然灾害的最后一道防线。
社区的管理者主要是物业管理处,他们与一般上班族不同,即使在8号风球期间仍需要正常上班,维护社区和住户的安全。
据在新界大围金禧花园物业管理处工作的萧先生介绍说,社区应对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具体的指南,比如贴出指示牌、适时关闭游泳池等公共设施、风势太大时将所有落地玻璃以胶纸贴牢、检查住户门窗等等。台风到来时,只需要按指引照章办事即可。
但社区里住户众多,要保证天灾袭击时没有伤亡,更关键的是住户配合。为此,香港社区的物业管理部门积极打造“预防文化”的氛围。比如不定期地举行消防安全或应急处理的指导课程。另外,派发政府的应急教育宣传单,并在公告栏张贴。更重要的是,定期举行消防和应急演习,这种趋于常态化的应急练习让住户真的面对危机时能做到从容不迫,有序脱困。土力工程处也与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等机构举办活动,围绕斜坡安全等问题安排讲座、研讨会及短期课程。
不过,虽然时时处处都有安全教育,仍有人批评香港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侥幸心理。比如,并非所有市民都按照保安局的防灾指引,在家中备有应急物品。整体而言,香港市民的防灾意识较高,但与日本等国家相比,仍显薄弱。
目前,香港的防灾减灾工作分散在保安局、运输及房屋局、民政事务总署、运输署、路政署、水务署、渠务署、土力工程处及电讯管理局等多个政府部门。有市民建议,政府应建立一个防灾救灾的责任部门或机制,把分散的政府多个部门的灾害救援功能加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