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广东“圆梦计划”欢迎全社会为农民工“作秀”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7日 17: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共青团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近日,团广东省委启动“圆梦计划·北大100”项目,计划在两个月时间内,选拔100名新生代农民工,帮助他们圆“北大梦”。活动刚启动即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热烈关注。

  对于团省委这一举措,来自广东佛山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新生代农民工吴惠峰很受鼓舞,他希望通过努力,成为“圆梦计划”的一员,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自己从小就有的“北大梦”。

  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网友认为,挑选100名工人“上北大”,受益范围过小,门槛也太高,对于近2000万广东新生代农民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担心此举沦为“面子工程”。

  对此,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副组长王舟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圆梦计划”不能简单地标签化看待:“它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也许它不能实现每一个新生代农民工的‘梦’,但通过不同层级的安排,可以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趋尚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光则认为,“圆梦计划”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不过目标可能有点大,如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切实需要制定计划,比如遴选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一些技术学院,学习实用性的技能等,效果会更好。

  面对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团广东省委书记陈东在接受中国共青团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质疑是好事,有质疑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有人认为这是‘作秀’,要是全社会都这样来为农民工‘作秀’,那也是一件好事。”

  据陈东介绍,“北大100”只是“圆梦计划”的第一步,团广东省委希望借此打造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工作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农民工上北大也只是一种符号和标杆,帮助农民工上北大,也是为了号召更多地方和学校去扶持这样的事情,产生示范效应。

  群体生态:

  梦想能否照进现实

  “三同”团干廖浩文的小师傅去年高中毕业,尽管才到工厂没几个月,但俨然已是流水线上的技术能手。因为喜欢笑,大家都叫她“芒果”。

  “芒果”很喜欢读书,特别爱看外国文学作品,每晚回到宿舍,无论白天的工作有多累,多么枯燥,她都会翻出自己喜欢的书看上几页。对她而言,曾经的“文学梦”也许很遥远,但依然能给她的打工生活带来快乐。

  和“芒果”一样,24岁的谢林也是一名新生代农民工,也有自己的梦想。来自江西的他初中毕业后,就跟着叔叔在广东中山的一家洗水厂打工。8年时间,他从一名普通的洗水杂工成长为一名大师傅。

  “我想多学一些管理知识,往管理层发展。”谢林觉得他所在行业的一线工作污染太严重,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所以未雨绸缪,准备自学管理知识。“这样自己也多一个在这个城市立足的手段。”对于自己的未来,谢林颇为自信。

  与“芒果”的达观、谢林的自信相比,在东莞一家洗水厂当“马骝”师傅的阿春,对自己的未来显得有些困惑。由于学历低,他认为自己很难在城市真正扎根,所以准备回乡创业,但又可惜自己的“一技之长”要荒废了,这让他有些苦恼。

  在广东,像“芒果”、谢林、阿春这样的新生代农民工,有近2000万人。他们大多希望留在城市,却要面对重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