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

安利一亿元建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3日 16: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由于行业主管单位不好找、又不能少,而在基金会运作时有权管又不好管,在公益圈被戏称“婆婆”。安利注册基金会,民政部主动承担起了“婆婆”的角色,大大加速了注册过程。

  5月31日,由安利(中国)出资一亿元建立的安利公益基金会在北京举行成立仪式,这是中国第一家由跨国企业出资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对于它的诞生,安利公益基金会主席,也是安利中国的创始人郑李锦芬只是轻描淡写地用“敢于尝试”四个字总结,但它成立的背后实际凝结着安利中国和民政部的大量努力。最后基金会的审批更是经过了国务院主管副总理的批准。

  专家认为,跨国企业成立基金会有利于公益主体多元化,更有利于公益回归民间本质。企业纷纷成立自己的基金会,也给目前主要从企业获得捐款的公募基金会带来挑战。

  率先“试水”并非偶然

  对于安利中国率先试水,成立第一个跨国企业出资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业内并没有特别大的惊讶。因为自从1995年郑李锦芬将安利带进中国开始,“志愿服务”和“公益捐赠”就一直是其标榜的企业文化重要组成。

  郑李锦芬在很长的时间都是安利中国的掌门人,正是在她的推动下,安利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志愿者组织——安利志愿者协会。郑李锦芬说:“安利相信每个人都愿意做好事,只是缺少具体的途径。”因此,公司在公益捐赠的同时,更注重营销人员参与志愿服务。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安利(中国)捐赠、赞助款项累计超过5.1亿元人民币,参与实施各类公益活动6500余项。安利志愿者协会已经有6万多名志愿者。

  公益捐赠和志愿服务一方面给社会建设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投入,另一方面对于公司来说也受益匪浅。据统计,安利这些年共获各类嘉奖1800余项,并三度荣膺民政部“中华慈善奖”。

  企业公益将发生变化

  对于这样一家做公益已经非常成熟且会获得普遍认可的跨国企业,为什么还要成立一个全国性的非公募基金会?安利公益基金会的实际掌门人、同时也是安利中国副总裁的余放理事长认为,企业成立公益基金会后,以“基金会”的形式和平台,将对企业从事公益和履行社会责任带来深刻的变化。

  首先是捐款层面。余放介绍,在没有成立基金会之前,安利公司和员工通常是向其他基金会捐款来实现自己的爱心愿望,但在安利基金会成立后,无论是公司还是员工,将可以更便捷地通过向自己的基金会捐款来进行爱心奉献。

  其次则是志愿者层面。在安利成立基金会之前,安利公司的6万多名员工已经在全国登记注册了187支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从法律上属于社会团体,因此所谓的“安利志愿者协会”,其实是在各地共青团下面的“安利志愿者服务队”的总称。“我们有了自己的基金会后,这些志愿者将会和基金会深度整合。6万多名志愿者将成为基金会实践公益的主要力量。”

  注册经由副总理批准

  余放介绍,安利最初是在2010年上半年提出成立一个非公募基金会的,从申请到今年1月最终获批注册大约半年的时间。尽管郑李锦芬对成立基金会只用了“敢于尝试”四个字进行轻描淡写的评论,但记者了解到,由于是第一家跨国企业出资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和之前的基金会兴办主体相比又是一个新的突破,安利基金会的最后的审批是由主管民政的副总理亲自批准的。根据目前双重管理的体制,在民政部注册一个基金会,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国家部委级别的单位做基金会的“行业主管单位”,由于行业主管单位不好找、又不能少,而在基金会运作时有权管又不好管,在公益圈被戏称“婆婆”。安利注册基金会,民政部主动承担起了“婆婆”的角色,大大加速了注册过程。

  基金会方向仍为儿童

  虽然基金会在今年1月就成功册,但一直到5月31日才正式宣布成立。余放解释,这半年的时间,基金会主要在寻找今后的目标方向。“儿童将仍然是安利公益基金会关注的主要方向。”余放说,为农村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捐建营养厨房的“春苗营养计划”将是基金会的第一个新计划。另外,原来安利(中国)已经开展多年的两大公益项目——“彩虹支教计划”和关注城市打工子弟读书的“阳光成长计划”,基金会也将全盘承接下来。

  根据安利公益基金会的规划,未来3年其将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捐建1000个春苗营养厨房;投入1700万元用于彩虹支教;投入1200万元建立100所阳光图书室。

  ■问答安利

  记者:安利公益基金会如何向社会透明?

  余放:我们会让每一分钱都花得透明。除了严格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公布财务信息;我们将定期邀请重大项目捐款方对项目进行回访和监测;每个季度都会把项目进展情况以报告的形式递交给主要的捐款方。

  记者:安利未来三年将支出7900万做公益,接近总资产的八成,如何保持基金会的持续发展?

  郑李锦芬:只要安利盈利,就一定会每年资助基金会,有安利企业做后盾,有安利公司数万人的爱心支持,基金会的资金绝无问题。此外,安利会指定某些产品进行一对一的配比,顾客每购买一份产品,会捐出两块钱或者三块钱,同时安利公司也会在每售出这样一份产品时,从公司等额拨出两块钱或三块钱。

  记者:与其他的非公募基金会相比,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余放:安利拥有6万人专门做公益慈善的团队,在各省分公司的层面都有专人负责当地公益活动的策划、执行、实施。专业团队可以将资金资源、智力资源和志愿者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公益观察

  就首个跨国企业出资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成立,本期公益聚焦栏目邀请了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对此进行探讨。

  1.释放鼓励民间参与公益信号

  邓国胜认为,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成立,体现出政府鼓励民间参与公益的态度,释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同时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成为公益事业的主体,也在逐渐还原公益的民间本质。

  2.给公募基金会以挑战和机遇

  徐永光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自己的基金会,对目前公募基金会的募款带来了一定挑战。因为现在公募基金会的募款来源中,企业占据了大多数,因此公募基金会未来要更加创新募款渠道,在公募上多下工夫。

  3.期望对草根社会组织有帮助

  徐永光还认为,企业成立非公募基金会希望能够对民间社会组织有所帮助。目前民间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公募基金会由于其大多数捐赠都是定向型的,无法给予草根组织太多的帮助,而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则大多是非定向型的,希望企业的非公募基金会能够积极帮助中国民间草根社会组织的成长。

  4.将企业专业运作带进公益界

  黄震表示,美国基金会的产生就是借鉴了企业的治理模式而形成的,企业治理模式对非公募基金会有借鉴意义,比如在决策规则、议事制度、权利制衡等方面,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分权、制衡,有了分权,就便于问责,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等思路能够有效地保障基金会效率最大化。

责任编辑:李素江

热词:

  • CNTV
  • 爱公益
  • 公益资讯
  • 安利中国
  • 公益基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