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1年3月,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正式启动“志愿北京之蓝天行动”——北京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以下简称“蓝天行动”),并专门成立市、区(县)两级项目办公室。按照“人性化设计、制度化安排、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的工作思路,以充分满足在京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推出“爱心课表”,为在京农民工子女用心定制一份营养均衡的关爱套餐。围绕“结对”学校全年36周课程安排,组织开展36次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一)用心设计,确保“爱心课表”营养均衡。为准确把握在京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蓝天行动”项目办特邀请北京市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相关专家组成课题组,面向全市16区县的20所“接对”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发放2000余份需求调查问卷;并实地走访学校,听取教职人员意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在京农民工子女的六大类需求,即信念养成、学习成才、素质提升、亲情关怀、身心健康、社会融入。这些需求涉及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孩子们的成长发育全周期。
针对在京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 “蓝天行动”项目办积极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规划设计各项“爱心课程”,用心编制“爱心课表”,力求做到让每一名农民工子女乐于参与,学有所获。“爱心课表”的课程设置有别于学校的课堂教育,更侧重于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首批推出的志愿读书会、参观博物馆、成长话题讨论、体验快乐运动等四项“爱心课程”,既有传统文化的传习、又有城市文明的洗礼;既有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又有身体的体验与锻炼,具有良好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二)悉心培训,确保“爱心课表”取得实效。据统计,全市已有15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与125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关系,5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以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为确保“爱心课表”取得实效,“蓝天行动”项目办根据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身特点,重点加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和志愿者骨干培训。
按照“农民工子女所需,志愿者能为”的原则,“蓝天行动”项目办制定《“志愿北京之蓝天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手册》,明确项目背景、主责单位、实施主体等内容,指导各志愿服务团队根据“爱心课表”内容,招募选拔符合一定条件的志愿者,具体承担“爱心课表”的日常开展。
为提高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水平和授课技能,“蓝天行动”项目办在丰台区新发地小学举办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培训班,对全市100多个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进行现场培训和辅导,帮助大家尽快掌握“爱心课程”的实施方法。邀请北京大学雷原教授以《中华人文精神读本》为教材,讲授“爱心”示范课,为志愿者现场“说课”,传授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同时,发放《“志愿北京之蓝天行动”项目培训手册》,内容涵盖了服务农民工子女所需的知识、技能及“爱心课程”教案模板。
在此基础上,依托16区(县)项目办,各大中专院校团委、“结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对所有志愿者进行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培训,促进团队内部建设,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增强志愿者专业素质。
(三)精心实施,确保“爱心课表”有序开展。在“蓝天行动”项目办的统一部署下,“爱心课表”从3月5日起在全市“结对”学校同步启动。依托“课后四点班”、兴趣小组等活动载体,志愿服务团队每周三下午四点定期开展“爱心课表”活动。在具体实施中,“蓝天行动”项目办以学年为管理周期,对“爱心课表”实施全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定期总结各志愿服务团队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整体推动“爱心课表”有序开展。
(四)真心服务,确保“爱心课表”赢得孩子喜爱。在“爱心课表”实施过程中,“蓝天行动”项目办重视听取孩子们的服务反馈,把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作为“爱心课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明确要求志愿服务团队根据“结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课程安排,保证志愿服务质量;同时,希望志愿者要做孩子们的贴心朋友,注重交流,保护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