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爱公益频道 > 第三届《可持续发展论坛》 >

扶轮社全球防灾救灾委员会主席Royston Flude先生: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8日 17:0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专家罗伊斯顿(Royston Flude)

       中国网络电视台讯:(记者 周笑岩 孙立东 周鹏)2011年5月13日,第三届“可持续发展论坛”——防灾、减灾与灾后重建研讨会在四川德阳隆重召开。扶轮社全球防灾救灾委员会主席Royston  Flude先生,在大会期间发表了题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与挑战”的主题演讲。

【专家简介】

       罗伊斯顿在若干国际组织担任过企业家和首席执行官,从事变革管理的推进工作。他曾高就于壳牌化学用品公司、瑞德国际、Lafarge Coppee、菲利普、万宝盛华和很多其他公司。他曾在德国、荷兰、法国、美国和英国主持项目。他是曼彻斯特商学院的访问学者,目前是曼彻斯特大学的荣誉研究学者。

       他在英国接受教育,拥有科学学士学位,在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学荣誉,还是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和曼彻斯特大学博士。他非常博学,是一位特许物理学家、欧洲人和特许工程师。他在测绘和控制学院、物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专业成员资格给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使他能熟谙世界商务。他还是英国电脑协会成员、情报学前沿思想家、英国议会信息技术委员会成员(PITCOM)。他是联合国认证的不以赢利为目的非政府组织CMDC-SPOC的主席,该组织专门培养自力更生的人、组织和社区。他是灾害救援集团扶轮社行动的主席。


       以下是Royston  Flude先生在2011第三届“可持续发展论坛”——防灾、减灾与灾后重建研讨会上的发言实录。

   Royston  Flude:谢谢主持人的介绍,讲到灾害的管理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一开始我给大家讲一些不同的观点好了。

   我担任两个职位,一个是扶轮社的职位。我们在过去都有投入过灾害救援的过程,我们没有多提,我们最主要是帮助有小儿麻痹的儿童,我们如何来成立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和社区,帮助大家能够有自助的能力,能够让他们可持续的发展下去。这是我们的两个职责。


   从这个图表中可以看出有很多灾害是在中国发生的,对中国来讲,对灾害的回应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够自保,又要不受损害。

   我们看一下这个管理是个立体的回应,有全球还有地方社群共同回应的。接下来我们来进行重建,建立复原力,我们这边是个顺时针的走向,是我们目前常见的做法,但是如果你是逆时针的方式就是一个比较女性的做法,刚才我们讲到顺时针是个比较阳性的做法,这两者是个阴阳互补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德阳的赈灾以及之后的重建,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地区非常良好的呈现,可以看到这边重建的结果是非常良好的。由于地震是板块的移动所造成的,现在在全球有很多地方的板块快速的移动,并且造成了很多的问题。此外,我们也看到有泥石流的情形,有淹水的情形,还有大型的火山,包括传染病,大家都知道H1N1,还有在其他国际社群也开始在着手研究这些情况的防治。我们在英国也开始注意到禽流感该如何进行一些准备。我们彼德也在地质大学等等和旧金山也都提到了传染病的防治,如何在90天当中防治他大规模的传染,有非常多的议题,就像人体一样,你受伤的时候到底是个局部的受伤还是全身的受伤,对全身的身体系统有个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在看到这些不同情况的时候,有一个同样的情形就是人是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在城市的研究当中也提到了怎样存活的机制,在24小时当中如何来存活,我也和负责难民机构的人说过,怎样来做这种研究。其实改变的管理,大部分的改变都是来自于人,人的行为整个表现出的是组织的影响,我要传达这个概念,我们来看一下,用三角形的方式,我们来看看最下面,如果把它当作生理,接下来是情绪,之后是智慧和灵性方面来延伸,这和我们的信仰、希望及渴望等都是有关系的。我们在透过这些也看到心理状态是什么趋势呢?心理状态对事件有20%到30%的影响。他们如果平常没有做生存的准备,他们往往在灾难中也没有办法生存下来。所以在这些事件当中,我们有些机会,72小时的黄金时间可能不需要水也可以存活3周,所以,这个水在早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海地的地震当中,我们也看到有这样的情形。花了非常多的钱把空旷地区的水运到地震灾区去,因为这个时候海地的水是不能喝的,否则会出现霍乱的出现。在灾难之后,大家的情绪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必须互助才能够让大家活下来,没有一个机构化的做法,有互助就能够有效的存活下来。

   在医疗当中有个检伤的分类表,这样的一个情报或信息必须让我们能够及早的确认,在第一阶段时必须要让大家知道这个社群能够保有希望,才能够让他们有求生的意志。在救援的过程当中,这个舒困通常是两、三周之后,当时德阳的动员是非常迅速的。一般是两周,德阳可能没有两周就有救援的团队进来,这时候会提供水和食物以及庇护所等等。扶轮社其实就有这样的做法,我们提供了一个盒子当中可能包括了帐篷等求生用品。6个月当中都可以使用到的用品,其中没有饮水的,不过也可以提供净水的一种设备。此外,我们也透过瑞士的红十字与扶轮社合作,其中的一些产品都是由中国制造的。通过上海运送到世界的各国去,把这些急救箱送出去。在第三个阶段便是重建,刚才我们提到了非常好的例子。其中有几个关键的事情。

   第一就是卫生健康。

   第二是教育。

   第三是企业让大家有工作能做。

   透过教育,大概20岁以下的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当中,他们如果没有教育的话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形。在非洲,他们也很强调说这些孩子必须接受教育才不会出现与社会脱节的情形。

   这些企业能够提供就业的机会,在过程当中能够参与重建的过程,如果能够让灾民参与的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做法。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有一个能够建立起自我希望的一个团体,也就是团体当中有三个人,一个是说故事的,一个是倾听者,一个是观察者,能够帮助他们降低灾难后的心理创伤。通常很多人不会释放他们的情绪,可能会把它们压抑在心中,通过说故事的情况能够让他们抒发心中的压力,并且通过这样的协助,能够帮助他们减低自杀率,有时候有可能是六个月,九个月或一年之后会出现自杀的情况。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够帮助这些灾民降低这样的压力,在日本有40万人现在还安置在撤离中心,他们的家人怎样,对未来也非常的惶恐,所以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必须帮助他们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12年的计划,我想可以把它分为三年三年的阶段,在德阳,在前面的三年当中已经有非常惊人的进展了,在接下来还有不同的路要走。我们希望有更为长期的观念来帮助我们做灾后的重建以及复原力的建立。三年再加减六个月的时间,我们可能透过社群,透过这些了解本地环境的这些人,他们能够来参与,这是非常重要的。由上而下的做法往往会忽略了灾民们目前的状况怎么样,未来想要怎么做,这个部分就是帮助他们来建立起希望,接下来我们谈到了复原力的部分,也就是在灾害当中,他们怎么样恢复。我们有一些防御的机制。比如说我们在水灾情形出现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人帮忙来抽水,其实是非常有效率的工作,这就可以帮助在水灾时降低受影响的情形。在当地资源的部分,我们必须要有事先预警的系统,我们知道一些动物开始迁徙的时候就因为他们能够感应到环境当中电磁场的改变这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地震之后出现的海啸,我们不知道目前是否有看到自然界资源的改变,但是有些东西是我们可以观察的,能够让我们在基层地区提早的获得警示,能够更有效地撤离。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当地会面临什么样的威胁,以此来做一些准备和投资。这需要在6个月之前开始进行。并且需要中央的地方政府来参与,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希望这个阶段让我们从复原力的建立和灾难的回应当中都必须来建立的。我想这个做法我们可以采取一个混合式的做法,我们的提议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首先,我们知道在德阳地区,在中国有非常多的专家,有很多的经验和智慧能够来分享给全世界。所以,我们希望德阳成为一个技术性的灾难回应中心,此外,也可以在这里训练。我想我们在瑞士方面可以有个战略训练的中心,在瑞士这边有非常多的国际组织,他们是中立的国家,有非常多战略的优势。我们希望也能够透过两地合作建立起全球更多的防灾意识,能够提高更多的公民参与。

   讲到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社区以及灾难的处理,它就像一个铜板的两面,我们提到了防灾减灾和重建,这不仅包括了自然灾害,还包括了一些人为的复杂灾害。比如说我们的在福岛看到受到了自然灾害和人文灾害。所以社会当中其实有非常多复杂性,它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后代,至于如何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这当中就包含了健康教育还有企业,自然以及复杂的灾难都必须来考量的。所以我们看到怎样在一个和谐的生活当中建立起一个伦理的经济架构。谢谢大家!